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預測:兼顧跨國生產率收斂與中國勞動力特征的供給側分析
摘要:中國增速趨勢性下滑跡象已經顯現,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如何看待"6時代"的中國經濟?未來中國經濟可以保持一個多高的增長水平?這是當前引起高度關注的熱議話題。本文回避生產函數具體形式討論,從供給側角度預測中國中長期的增長潛力:首先基于可比經濟體的跨國收斂規律預測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之后基于中國人口結構轉變和就業參與等自身特征估計其勞動力增長率,然后求和得到中國2016—2050年間各年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預測結果顯示:中國未來各時期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如下:2016—2020、2021—2025、2026—2030、2031—2035、2036—2040、2041—2045與2046—2050年間分別為6.28%、5.57%、4.82%、3.94%、3.40%、3.46%和2.98%左右。之后,本文指出中國制度環境的改善空間很大和具有嚴重的產能過剩都不一定意味著之前的預測結果高估或低估實際的增長潛力。中國離"前沿"經濟體越來越近,"后發趕超"優勢不斷減小,從而勞動生產率增長率不斷下降;中國總人口增長趨緩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從而勞動力規模不斷減小;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不斷下降將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必然趨勢。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經濟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