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汲取液在正滲透膜處理垃圾滲濾液過程中的作用
摘要:以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出水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正滲透膜技術對其進行過濾,對比選擇碳酸氫銨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鋅鈉兩種汲取液中性能較好的進行中試實驗。研究了兩種汲取液的不同濃度及膜朝向對膜通量的影響,檢測了兩種汲取液長時間運行所能達到的回收率,分析了兩種汲取液的污染物截留率,用斑馬魚胚胎評估了垃圾滲濾液經兩種汲取液處理后的生物毒性。結果表明:膜通量隨著汲取液濃度增加而增加;在減壓滲透(Pressure Reduced Osmosis,PRO)模式下的通量較正滲透(Forward Osmosis,FO)模式高,但污染較嚴重;碳酸氫銨和EDTA-鋅鈉在PRO和FO模式下的回收率分別為86.6%、91.6%和66.5%、71.2%;兩種汲取液處理后的污染物截留率相差無幾,都在98%以上;斑馬魚胚胎暴露于純水、碳酸氫銨、EDTA鈉鹽汲取液處理后的水和垃圾滲濾液MBR出水中三天之后存活率為81%、76%、68%和0;實驗說明相比于EDTA-鋅鈉,碳酸氫銨性能較好,適合進行下一步中試試驗。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三峽生態環境監測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