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如何促進社會福利提升?
摘要:“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但“工匠精神”到底如何促進經濟發展和福利提高,學界對此尚未深入揭示。本文通過理論機制分析和超邊際模型構建,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分工結構演進及福利效應,從而系統刻畫了“工匠精神”的結構變遷與發展價值。研究發現,“工匠精神”是啟動分工結構從自給自足向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演進的重要動力,而專業化、人力資本累積是其核心傳導機制;當專業化經濟程度和交易效率都很小時,經濟處于自給自足階段;當二者不斷改進后,經濟系統逐步進入局部分工的早期階段;只有當二者都足夠大時,局部分工才會直接跳躍為完全分工,否則經濟系統將需經歷局部分工過渡期而迂回升級為完全分工。除了結構變遷價值外,“工匠精神”促進分工結構演進的過程還具有提升商業化程度、擴大企業利潤和消費者剩余、改進經濟發展內生優勢和可持續性以及提升人均收入的經濟福利效應。本文為“工匠精神”的經濟價值給出了一個微觀解釋,也為中國通過培育、沉淀和應用“工匠精神”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和實踐啟示。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經濟與管理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