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身份傳統與義務倫理的演進
摘要:"身份"串聯起古代社會的核心制度和主導觀念,但卻因其固有的內在"身份悖論"而經歷了一個從"積極公民"的理想漸漸破滅直至最壞的過程,淪為身份專制與義務強迫,顛覆了人與共同體因義務倫理而生的"休戚與共"關系。現代社會以"權利"取代"身份"成為基本維系紐帶,并以此為動力基礎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同時也因與由"身份"承載的古典義務傳統的斷裂而助長了個體與共同體的疏離感,陷入另一極端。有鑒于此,重新審視從"身份"到"權利"的歷史進步過程并探尋其內在邏輯關聯是診斷這一危機、反思權利觀念的必由之徑。現代權利理論如何融入作為古典優良資源的義務倫理是重大且現實的理論命題。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南京大學法律評論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