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科普載體逐步建立“創客空間”式教育實踐形式——以大連自然博物館為例
摘要:博物館的教育工作是面向大眾的社會性科普教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不僅催生了多元化的科普形式也加速了科學普及與傳播的速度。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定位和視角,在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下,通過多元的科普載體形式構建全新的教育實踐形式。從激發受眾的興趣到拓展創新思維,從提供廣泛的創意交流空間到釋放參與者的創造潛能,從被動式帶入到主動式參與,從多個角度構建博物館的'創客空間'式教育。本文以大連自然博物館為例,依托于立體科普信息窗口、特色教育課堂以及創新體驗式的科普活動,努力嘗試打造自身'創客空間'式的教育實踐形式,為未來的教育活動研發與實施打開新思路,開辟新途徑。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自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