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東安金礦床成礦機理
摘要:東安金礦床是與中生代火山.潛火山巖有關的淺成低溫熱液型,產于烏底河斷陷盆地中的庫爾濱凹陷與寶山隆起帶銜接部位,靠近隆起帶一側。成礦初始深度為0.2-1.0km,屬淺-超淺成環境。成礦的最佳溫度為260~300℃,礦石Rb-Sr等時線年齡為108Ma,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新元古代變質中酸性火山-沉積建造,成礦流體來源于巖漿水,后期有大氣降水不斷加入。成礦流體在向淺部運移過程中,從基底新元古界一面坡群額頭山組變質中酸性火山.沉積建造中萃取成礦物質和介質,由于大氣降水的不斷加入,流體混合和淺部減壓作用使含礦流體沸騰,導致溫度下降和隱爆作用發生,Au與大量的SiO2一起沉淀。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黃金地質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