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現代戲曲的“民間趣味”——以滇劇《水莽草》等作品為例
摘要:關于“戲曲的現代建設”和“戲曲的現代性”近年來一直是戲曲實踐領域和理論研究領域共同思考的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現代戲曲”一詞被理論家提出,直至進入21世紀重新被不同的理論家拿出來探討。“現代性”“現代精神”成為衡量戲曲創作的第一要義,反之戲曲原生的“民間趣味”卻越來越被漠視。在戲曲創作中,民間趣味和現代審美是二元對立的嗎?實際上,向現代戲曲品格的轉型恰恰是以對戲曲傳統和劇種特色的正視和珍視為第一步的。因為,“民間”中的現代價值不容忽視,鮮活的主體所具有的豐富本土性以及充滿個性的藝術表達使得“民間趣味”參與到現代戲曲的建設中來,不僅沒有降低現代戲曲的品格,相反因其生動、質樸的特性以及在地域特色、劇種本位方面的堅守使這樣的戲曲創作更具生命活力。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民族藝術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