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聚乙烯消光膜體系織態結構形成機理
摘要:采用偏光顯微鏡和熱臺聯用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共混體系降溫過程中的相分離和結晶行為。在此共混體系中,PE質量分數為10%~60%,隨著PE質量分數增加,結果呈現2種不同的分相形貌特征:PE質量分數為10%~30%時,PE相區分散在連續相PP中,當PE質量分數為40%~60%時,PE/PP共存,為雙連續相。通過對結晶過程形貌特征的轉變以及相疇尺寸的定量分析,發現了2種控制表面粗糙程度的機理:在PP為單連續相時,粗糙度主要取決于分散相相疇大小;在PE/PP雙連續相的情況下,在互穿網絡結構中主要為骨架相互擠壓控制。通過比對各拉伸比下的形貌特征,發現靜態結晶形成的織態結構在拉伸過程中發生與宏觀應變相關的等比放大,表明消光膜表面形貌主要取決于靜態結晶過程。為了建立靜態結晶形成結構和消光膜霧度的關系,通過共混-擠出-流延-雙向拉伸的方法制備了不同PE含量所對應的消光膜樣品,通過霧度測試,證明表面粗糙的織態結構為決定霧度的關鍵,同時證明了靜態結晶實驗對于消光膜加工過程中霧度控制的指導意義。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