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持續城市建設:經驗、問題與展望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綠色發展、環境友好、公平發展的理念正逐步從理論走向實踐,指引中國可持續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可持續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總體歷程大致分為可持續城市發展初期實踐階段(1986-2000)、關注轉型發展的可持續城市建設階段(2001-2012)、強調協調發展關注社會公平的可持續城市建設階段(2012至今)三個階段。在此期間,我國提出并開展了可持續城市、生態城市、生態園林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韌性城市、衛生城市、海綿城市、循環經濟城市等一系列試點示范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和發展經驗。從我國可持續城市發展實踐來看,尚存在諸多問題。在多規融合、統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推進下,可持續城市實踐將會得到更多的政策和更高效的行政支持。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可持續城市發展方面的實踐,無疑具有廣泛的示范效應,可以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作出貢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閱江學刊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