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一種新型方法評估下脛腓關節損傷的臨床意義

王志生; 楊海濤; 吳志新; 吳愛民 唐山市第二醫院創傷四科; 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市第二醫院老年骨科; 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討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損傷術中下脛腓聯合復位質量新型評估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損傷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37.5±6.9)歲。術中X線機透視踝關節正側位、踝穴位,根據下脛腓聯合間隙、重疊、內側踝穴間隙及“前方曲線”的完整性來判斷下脛腓聯合復位情況。術后以CT的G值為判斷下脛腓聯合復位不良的“金標準”,判定術中評估的效能。采用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評分評定療效。結果本組24例患者術后通過CT的G值評估下脛腓關節復位不良率為16.7%。術后隨訪時間12~46個月,平均(16.6±5.0)個月。無骨折不愈合、下脛腓聯合固定螺釘斷裂發生,無螺釘取出后下脛腓聯合分離復發病例。AOFAS的踝-后足評分優良率為91.7%。結論關節正位、踝穴位觀察下脛腓聯合間隙、重疊、內側踝穴間隙結合踝關節側位觀察“前方曲線”,明顯提高了下脛腓聯合復位質量并改善了預后。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實用骨科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