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所精神——《體育與科學》學術工作坊“體育建筑的文化記憶與表達”主題述評
摘要:體育建筑是建筑中最為特殊的類型之一,它是身體運動感、知覺等本體經驗直接參與空間意義發生的場所,更為深刻地表達了身體文化和身體記憶,體現了身體空間的拓展和身體隱喻。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體育建筑從被動引入到逐步中國化,所呈現的正是民族精神和集體身體的雙重覺醒和時代表征。優秀的體育建筑能夠與其所在城市、市民共同構成“人—物—地”的場所精神,成為一座城市的文脈。然而,盲目地建設大型體育設施,破壞了這種整體化的場所精神,低使用率和高維護成本成為很多城市的負擔。改變盲目求大的理念,注重綜合平衡,注重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與自然環境相融洽,更重要的是要回歸人的尺度,讓競賽與生活緊密連接,才能使體育建筑始終充滿活性,文脈綿延不息。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體育與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