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1-2015年審定水稻遲熟品種農藝與米質性狀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幾年所育成水稻品種的基本特點。【方法】對20112015年四川省省審水稻中秈遲熟品種的農藝性狀和米質性狀進行了相關分析和典范相關分析,并將優質品種與普通品種進行比較分析。【結果】①穗粒數、有效穗、千粒重為產量構成三因素,和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淀粉構盛的三大米質性狀的變異系數較大,它們的變異系數分別是:穗粒數6.73%、有效穗5.71%、千粒重5.36%,堊白粒率44.43%、堊白度53.09%、直鏈淀粉含量21.69%;②普通品種與優質品種的主要差別體現在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這三大米質性狀上,其差異度分別是:堊白粒率67.16%、堊白度68.57%、直鏈淀粉含量19.51%;⑧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與米質性狀的關系較為緊密,在64組相關關系中有12對相關系數達到顯著以上水平,其中7組達到極顯著水平,它們的相關系數是:有效穗與長寬比0.468,株高與長寬比-0.3744,千粒重與堊白度0.3611,千粒重與堊白粒率0.3398,穗粒數與長寬比-0.3391,產量與堊白粒率0.3337,產量與蛋白質含量0.3124;④通過兩組性狀典范相關系數分析,農藝性狀與米質性狀之間有3組典范相關變量達到顯著以上水平(0.7356、0.7159、0.6323)。【結論】產量、結實率、生育期、千粒重、穗粒數和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堊白粒率、長寬比、整精米率是構成四川近年來審定水稻品種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之間的主要關聯性因子,也是四川水稻優質育種的主攻性狀。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四川農業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