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策略
黃湘舒
博物館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教育場所,對自然及人類文化遺產進行征集、典藏、陳列、研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我國最早將博物館作為文化機構,知識通過實物展品論證,進行研討及學問研究。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博物館的功能逐漸豐富,將博物館定義為文物標本主要收藏機構、科學研究機構、教育機構,進一步明確了博物館的定位,使其在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發展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1 以觀眾為中心的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的價值
在社會發展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國家對素質教育和科教文化教育也更為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場所,其所發揮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傳統博物館中,展示設計主要是通過展品實物結合文字、圖片等方式,比較被動,缺乏互動性① 。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開展以觀眾為中心的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可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和了解歷史文化,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對于觀眾的科學文化素養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 以觀眾為中心的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總體策略
2.1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觀眾置于歷史文化中心
虛擬現實技術是當前一種較為先進的技術,在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中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將虛擬現實技術與歷史事件相結合,形成良好的互動形式,從而將觀眾置于歷史文化中心,親身感受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如博物館在對歷代服飾藝術的展示設計中,可以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創設具體的虛擬場景,讓觀眾使用VR設備進入虛擬場景,在游覽中置身于當時的歷史背景,近距離觀察和感受各種古代服飾。在參觀游覽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點擊服飾獲得解釋說明。運用這種虛擬現實技術,使觀眾置身于歷史文化場景當中,成為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② ,能夠極大地吸引觀眾,激發好奇心,并將展品更加直觀、近距離地展示給觀眾,讓觀眾更好地感悟歷史文化。
2.2 利用互動操作對參觀路線進行自定義
以往的博物館通常都會為觀眾設置固定的游覽路線,但是不同的觀眾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參觀傾向。基于此,可以利用互動操作的方式,實現對參觀路線的自定義,節省參觀時間,獲得良好的參觀體驗。如可以制作相應的App,讓觀眾對博物館的展品及項目事先進行了解,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設定,由系統推薦相應的游覽路線,并提醒觀眾重點關注的展品和項目。在博物館中設置與之相匹配的引導交互系統,觀眾在利用互動操作規劃游覽路線之后,可以在App中存儲,并隨時調出查看。這種博物館互動設計,充分體現了以觀眾為中心的原則,大大增強觀眾的興趣和代入感,進而使博物館對觀眾的科學文化感染熏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3 通過不同層面開展以觀眾為中心的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
3.1 通過觀眾行為方式層面開展互動展示設計
① 觸碰類互動展示設計。觸碰類互動展示設計主要側重于觀眾和展品之間的肢體互動,以獲得更好的反饋。因此,在此類互動展示設計中,需要應用大量多媒體設備,利用裝置和多媒體開展綜合性互動設計,能夠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創造更加新奇、獨特的環境,吸引觀眾,激發繼續深入探索的欲望。利用場景道具構建,引導觀眾和環境道具之間的互動,從而為觀眾帶來更加新奇、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在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中,觸碰類互動設計將傳統陳列展示的單一信息傳遞模式加以改變,觀眾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實現與展品之間主觀的交流互動,使觀眾新鮮感得到滿足① 。觀眾對自己的感受做出反應,并產生相應的反饋。此類互動設計通過與觀眾的互動,接收觀眾反饋信息,并進一步完善設計,讓觀眾獲得更加獨特、生動、全面的體驗,這樣的設計過程是不斷完善的。② 感官體驗類互動展示設計。感官體驗類互動展示設計更加重視觀眾個體性特點,能讓觀眾獲得更高的體驗經歷。利用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感官進行互動,讓展品展示更加活躍生動,從而與觀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在具體設計中,要結合展品的歷史背景、文化主題等,對展示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通過不同的視角,對展品包含的信息進行全方位詮釋,進而對觀眾個性化互動體驗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刺激。
3.2 通過觀眾思維模式層面開展互動展示設計
① 路線轉換型互動展示設計。路線轉換型互動展示設計中,通常采用文字、圖片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引起觀眾的感悟、理解、記憶。在原有平面基礎上,對設計范疇加以擴展,使觀眾以往經歷、經驗等通過記憶的形式出現。觀眾可以結合自身的理解,在互動過程中得到更強的感受和體驗。基于展品空間、時間、排序等陳列發展改變,找到最理想的互動展示設計方法。基于不同的歷史線索、歷史主題,為觀眾設計不同的參觀路線,讓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自由選擇路線,從而滿足觀眾對歷史信息的獲取需求。② 環境滲透型互動展示設計。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中,通過環境因素對觀眾產生影響,進而得到相應的反饋互動,改變了過去單一枯燥的信息模式,實現了展示的形象化、生活化、生動化,觀眾能從中有選擇性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觀眾通過探索新奇的環境,獲取相應的知識信息內容。對于單一展品采用不同的造型化處理,運用虛擬現實、電子媒介、背景音樂、文字、色彩、燈光等多種手段,實現良好的交互,極大地豐富和拓展傳統展示的內涵,讓觀眾能在觀展中“穿越”到特定的歷史時期,實現思緒的轉變與融合。通過觀眾反饋的體驗和思考,能極大地提升展品中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使觀眾更好地感受到真實性,體驗到不同時空的魅力。③ 情景綜合型互動展示設計。觀眾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利用情景綜合型互動展示設計,讓觀眾“看見”和“聽見”一個與以往不同的博物館,給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獨特的記憶。因此,情景綜合型互動展示設計的重要核心內容是通過營造展品氛圍,使觀眾真正融入其中。觀眾保持良好、愉悅的心情進入到設計者設計的特殊綜合型情景中,參觀博物館,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接受設計者想要表達的信息。在具體設計當中,應當考慮如何使觀眾能真正融入情景氛圍,通過設計讓場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充分引發觀眾興趣。基于此,要以展品為基礎,充分挖掘每件展品蘊含的獨特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在互動展示設計中表達出來,在相關情節上添加一定的娛樂成分,在形成良好互動的同時,避免增加觀眾的壓力。
4 結論
博物館對我國科教文化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觀眾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通過觀賞各種展品了解相應的歷史文化,得到良好的藝術及文化熏陶。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作用,應當以觀眾為中心,積極開展博物館互動展示設計,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從不同層面入手,使互動展示設計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