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機械制造企業應對金融危機路徑探討
張峰
v摘 要:金融危機對全球的經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我國石油機械制造企業也難逃厄運,如何在這次危機中尋求機遇、減少損失,是每個企業所思考的問題。鑒于此,首先探討了金融危機對石油機械制造業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如何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的措施。
關鍵詞:金融危機;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影響;措施
目前,金融危機已對全球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008年世界經濟已明顯放緩,下行風險逐步加大,2009年的前景充滿了更多不確定。在這種巨大的危機漩渦中,我國的石油機械制造行業也難以擺脫這次金融風暴的影響,面臨巨大沖擊,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下,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如何把握金融危機的走勢,突破重圍,實現利潤的增長,關鍵還是要從市場營銷和內部管理二方面去積極應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通過有效的市場營銷與內部管理,實現生產成本的降低,才有可能走出一條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發展的道路,平穩地度過這次危機,這是所有企業都要思考的問題。
1 金融危機對石油機械制造業的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百年難遇,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重大沖擊,對石油機械制造業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金融危機下石油需求明顯放緩,進而影響石油機械制造設備的需求。
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約占40%,世界經濟增長離不開石油,特別是20世紀70、80年代是石油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年代,但這次的經濟大衰退引發了石油需求疲軟。發改委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1—8月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同比增長15.8%,9月則下降為8.7%。10月份全國成品油消費量環比出現兩個月下降,11月份,全國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下降2.3%,成品油庫存居高不下,煉油企業繼續降量運行,成品油日銷售量比2008年供應高峰時下降34%。初步統計表明2009年國內成品油需求增幅也是顯著降低。面臨這次的金融危機,更刺激各行業減少對石油的需求量,使石油企業的現金流出現問題,進而也造成了石油機械制造設備需求的下降。
(2)石油勘探開發企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導致石油勘探項目的推遲。
前幾年石油市場呈現供需緊張態勢,并且普遍預測今后的供求將持續趨緊,不少大石油公司投資了一些大項目,而這些項目多是勘探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的深海和非常規項目。金融危機引發了原油價格強烈震蕩,特別收益金增加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到位等壓力,而且多數油田已經進入開發中后期,產量下降,成本增加,油田產量遞減和生產成本上升是很難逆轉的趨勢,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逐漸回落,2008年前11個月,油氣開采行業利潤總額為4565.76億元,比上年增長37.2%,但比前8個月回落了17.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46家,比上年增長39.4%,虧損面為22.1%;虧損企業虧損額38.41億元,比上年增加171.8%。另外,企業資金困難,發展后勁不足。以上種種原因造成這些大公司的流動性缺乏,使一些重大的石油勘探項目因為資金缺乏而被推遲。
(3)石油機械制造企業自身的不足,不能抵擋住這次危機的摧殘。
我國石油機械制造業內部管理協調機制不完善,一些企業的外協業務較多,內部市場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企業缺乏有利于集團內部制造產品出口的管理協調機制。我國石油機械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研發力量分散,產品重復開發; 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不足,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企業新產品開發周期長,一些關鍵的高科技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等等自身瓶頸問題的存在,也是石油機械制造企業不能抵擋住這次危機摧殘的重要因素;同時,金融危機的發生讓石油機械制造企業籌資舉步維艱,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合理的籌資是企業正常運行必須的,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股市持續低迷,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資本市場前景可能更加暗淡。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基本喪失融資功能,而這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則是少了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另外,金融危機也讓我國的金融機構受到較大的損失,加之銀根信貸緊縮,我國企業的籌資渠道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的融資變得舉步維艱。 2 石油機械制造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為了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的沖擊,石油機械制造企業要加強內功,從自身去努力,首先要解決籌資問題,有了資金,企業才有生命力。企業要解決籌資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自身素質是解決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當前,很多石油機械制造企業還沒有上市,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告真實性與準確性較低,銀行利益難以保障的現象,這些都是企業治理結構不健全所致,也是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為此,我國企業應向制度的多元化和社會化發展,實現治理結構合理化。同時規范財務制度,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能正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制度,增加企業財務透明度,才能取得銀行的信任,獲得更多的銀行授信。
其次,為應對危機和市場競爭壓力,作為石油機械制造企業自身要加強各類費用管理,尤其要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費用,從源頭抓起,從設計、生產和物流環節抓起,從戰略和細節抓起,節支降耗,動態控制,增收提效,以較低成本優勢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盈利能力,抵抗和減輕金融危機的沖擊影響。同時,通過改進工藝和生產設備,進行技術創新,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減少投入、增加產出,降低單位產品能耗;以這次經濟大危機為動力,加速企業結構調整,從產品制造型企業轉變為技術開發型企業,建設以先進設備、技術和工藝為保障的高安全性、高回收率、高效率大型現代化企業。
最后,把握行業趨勢,調整發展戰略,積極地與中石油、中石化等下屬的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合作,結成區域或戰略聯盟,開展資源共享,工優勢互補,相互扶助,共渡難關。我國石油企業正在積極實施海外戰略,因為我國石油企業資產負債率低于很多國際石油公司,融資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因此,我國石油企業進行資本并購機會相對大,成本也低。同時,國外中小規模的石油公司在贏利下降和融資困難加大雙重擠壓下,很多企業有拋售股權的壓力和需求。因而,隨著我國石油企業海外戰略的實施,肯定會加大對石油機械設備的需求。作為石油機械企業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強化人員培訓,千方百計在減少人員、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把金融危機給石油機械制造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要努力轉變思想觀念,調整投資方式,積極探索、創新石油機械產品走出國門,競爭海外市場的新路子。加強與石油企業在國外的合作,實現共贏。
[1]張峰.石油機械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5).
[2]謝祥俊,牟大志,石蓓.淺析金融危機對我國石油產業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09,(4).
[3]馮世良.金融危機對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影響及對策[J].石油和化工設備,2009,(1).
[4]仁達方,趙梅陽.金融危機,集團企業該如何應對[J].中國機電工業,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