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之技術路徑
張利芳
摘要:本文從分析學科課程體系不符合職業教育特征的角度出發,提出構建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必要性,論述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技術路徑,分析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三個問題。 關鍵詞: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技術路徑
近年來,隨著國外先進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理念與技術的逐步引進與推廣,工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也逐漸得到認同。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順應國內外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即技能人才需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奠定持久的職業生涯發展,在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中,提出構建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工作目標,并在具體的教學中實施。 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所采用的課程體系多為學科課程體系,其基本特征是以學科內容為中心設計課程,依據不同學科之間的相關性,按照先后順序開設教學科目。雖然學科課程體系具有邏輯性和系統性較強的優點,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產業組織結構的發展,其缺點也日益凸顯,如學科課程忽略世界的整體性,將原本內在統一的科學、藝術、道德割裂開來;學科課程強化“精英文化”,強化少數人利益,與“大眾文化”割裂開來;學科課程以灌輸學科知識為宗旨,過多倚重接受學習,忽視發現學習、探究學習、行動學習在人的發展中的價值,忽視社會經驗的獲得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學科課程的系統性不能等同于職業活動的系統性,學科課程所強調的抽象概念和理論與職業教育的應用性、實踐性要求不相符。 進入新時期,現代企業和社會管理步入了以過程為導向的綜合化運作時代,強調勞動者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及方法能力的綜合運用,孤立的學科課程體系與此需求相去甚遠。因此,改革長期徘徊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學科課程體系,構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勢在必行。 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科課程體系中,課程主要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實訓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強調《工廠電氣控制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單片機與接口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自動檢測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等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專業實訓課程強調《金工基本技能實訓》、《機電設備拆裝》、《電子電工專項技能實訓》、《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不管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單項技能的訓練,學科課程體系均從片面的片段的角度看待本專業的整體性職業活動,沒有與完整的工作過程建立一種直接的聯系,對專業人才完成一項綜合性工作任務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非常有限。因此,改革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科課程體系,構建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勢在必行。 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技術路徑 職業教育是為人們勝任職業活動和通過職業活動實現人的發展而提供的教育,具有完整的工作過程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媒介和手段都應是工作化的,必須將具體的工作情境置于教學過程之中,并以工作性思維來構建教學過程,根據職業教育的特征和規律,課程設計開發要體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理念。 基于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理念,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課程的設計和開發必須以工作為基礎,并保證以工作為基礎的教學過程必須產生勝任現實工作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認識企業的工作形態和工作內容,并將其充分而有效地呈現于教學過程之中,聘請企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簽訂校企合作合同、組織師生企業實習,其目的都是為了保證“工作呈現”的有效性。 因此,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本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的開發設計技術路徑如下:行業、企業情況分析和崗位工作分析→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取典型工作任務→一體化課程轉化確定→學習任務設計→教學計劃編制→學習材料(工作頁等)開發→投入實施。 行業、企業情況分析和崗位工作分析通過企業調研,與企業實踐專家訪談,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探討,觀摩企業實際生產運作等途徑,分析行業、企業實際工作情況和對技能人才的用人要求,確定本專業技能人才的就業領域有:電氣設備和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運行、安裝、調試與維修;電氣、機電產品生產現場的工藝實施;儀器儀表的配置、檢測、調試與維修;機電一體化工程項目的施工、維護及技術服務;機電類產品的營銷與售后服務;機電設備的技術改造、技術管理、產品輔助開發等。 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向若干機電一體化行業的企業一線人員發放“實踐專家工作職責調查表”,分析企業一線技能型人才的個人工作經歷和現從事崗位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從而遴選符合參加實踐專家訪談會條件的企業實踐專家。學校確定課程開發主持人、專業骨干教師及聘請的實踐專家之后,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會上,在課程開發主持人主持,專業骨干教師配合下,引導企業實踐專家填寫個人“實踐專家職業發展階段分析表”,“實踐專家職業發展階段分析表”要求每位企業實踐專家列舉從進入機電一體化行業開始到成為實踐專家的發展過程的若干階段及其每一階段所從事過的、有挑戰性的、完成工作的過程能夠提高工作能力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實例。待所有實踐專家填寫個人“實踐專家職業發展階段分析表”后,課程開發主持人引導實踐專家配合,從所有填寫后的“實踐專家職業發展階段分析表”中提取代表性工作任務,最后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并按從入行到實踐專家的職業發展階段進行排序。機電一體化專業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照初級——中級——高級——技師的職業發展排序,通過企業實踐專家分析,共提取了“機電設備裝配、調試與維護”、“電氣控制柜的安裝調試”、“機電一體化系統疑難故障診斷與檢修”等16個典型工作任務。 轉化確定學習領域課程根據職業教育規律和目標,按照一個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一門學習領域課程的原則,在企業實踐專業和學校專業骨干教師的共同討論分析下,將職業行動領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職業教育領域中的學習領域課程。機電一體化專業最終確定的學習領域課程有:“電氣安裝”、“機電設備疑難故障檢修”、“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16門課程,每門課程均體現一項完整的工作任務。 設計學習任務,編制教學計劃根據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基本條件,對應每一門課程,開發設計若干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可以直接來源于企業,也可以由學校根據工作任務要求設計開發,但它原則上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能體現完整的工作過程。機電一體化專業開發設計的學習任務有:“工具和儀表檢修”、“齒輪傳動機構拆裝與測繪”、“常見機床動力電路安裝與檢測”、“自動生產線總裝與調試”等58個。在學習任務的排序上遵循由易到難的排列原則,低年級設計數量較多的引導性較強的學習任務,高年級設計數量較少的綜合性和開放性較強的學習任務,完成所有學習任務的,其目標實現之和應該大于或等于所屬一體化課程的目標。學習任務設計完成后,根據學校實際師資情況和設施設備情況,以及教育教學秩序要求,確定每個學習任務的學習與工作時間,編排可執行的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