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的物資管理及信息化研究與實踐
李惠琴
摘要:本文以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物資管理工作中的運用為主題,結合建筑工程實際具體論述運用信息化來指導建筑工程物資管理工作, 通過分析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建筑工程物資信息化管理工作應采取的途徑和方法,使物資管理工作更好適應施工企業內部配套改革的需要,從而有效地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
關鍵詞:建筑工程 物資管理 信息化
0 引言
物資管理系統是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商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物資也成為企業很重要的一個管理對象,物資管理直接維系企業的生產、運營,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成本。物資是企業與生產單位之間的橋梁、紐帶,是企業正常生產的物資保障基礎。正因為物資是企業營運關鍵的中轉環節,而對于強調工期的建筑施工來說,建立一套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對于如何有效的把施工單位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及時、保質保量的供應上去,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微觀上講,建立一套物資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加快物資的周轉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從宏觀上講,順應了社會的信息化、社會化潮流,縮短了整個社會化大生產的周期,因此加強信息化建設,采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物資管理信息化是提高物資管理水平的有效的途徑。
1 建筑工程物資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及意義
管理物資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建筑工程施工中供應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成本,生產經營是否能夠順利運行,以及能否為企業的發展創新提供優質的物資保證,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物資管理信息系統是輔助企業員工完成物資供應、實現物資管理目標的現代化工具,能夠通過計算機及網絡將物資工作各方面職能高度統一起來,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筑企業中的物資供應部門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適時適價、保質保量確保建筑生產的物資供應。在保證物資供應的同時又能最大程度的節約采購資金,合理儲備庫存物資,降低儲備資金占用。加強采購的物資質量、價格的監督。更有效地管理供應商,使供需雙方形成互信互惠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采購部門要能夠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掌握市場動態;管理者能夠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通過實施信息化建設項目,提高客戶服務的滿意度,降低庫存水平,提高庫存周轉率。
2 信息化建設功能性需求的管理內涵
信息化系統的功能性需求要求能在保證基本業務功能的基礎上,實現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易管理性、可配置性、可擴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理應包括信息系統的設計方式,技術框架,安全保障,性能要求,市場對接、集成要求等內容。信息系統建設要求實現硬件集成的軟件需求,通過功能性需求管理,發布相關技術規范指標參數,保證各信息系統能夠在統一的架構和平臺上協同工作,使得運行環境集中部署、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優化合作、效益最大。
3 建筑工程物資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3.1 物資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現行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多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粗放式管理階段,完全不能符合企業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在工程物資的采購、運輸、保管、使用等一系列環節中缺乏科學評價和相應的配套程序,極易導致施工緊張和物資短缺,拆東墻補西墻;現場物資調派也不能做到機動運用、靈活掌捉,造成資源浪費或效率低下。現代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工程的建成都是生產資料價值形態的轉移,正是在這種轉移中產生了投入與產出的價值比。合理資源的調配、管理才能使得這種價值形態轉移最大化。
3.2 粗放式的管理現場造成物資消耗定額不準確、缺乏配套管理程序,造成物資管理低效益。長期實踐表明建筑施工現場的物資消耗定額脫離實際,高低沒有明線;此外也有一些物資沒有消耗定額,以致造成部分物資消耗失控。長期以來我們多實行物資供給制,養成了“張口、伸手”的慣性思維,企業管理中缺少物資節約意識,片面追才產值,忽視工租質量和物化勞動的節約。此外,即時制定了物資消耗定額,但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貫徹;第三是物資管理上沒有明確的獎罰制度,總之管理上的疏忽或執行力的缺乏導致物資管理中的低效率、高成本。
3.3 施工現場管理沒有做到科學、有序。現代建筑施工現場是各類建材物資的集散場所,現場管理如何對物資管理影響極大。“工完、料凈、場地清”這本是在我們施工企業多年的一句形象話。但實際中的工地說是說、做是做、工完料不凈,場地雜亂無章,低效率同時造成物資浪費。
4 建筑施工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和措施:
新的管理技術、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物流過程,為物資信息化提供了條件。而物資信息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更使得加強企業物資管理信息化工作成為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4.1 全員動員,人人有為。眾所周知人是生產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員工對物資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十分重要。對搞好物資信息化,上至企業領導、部門、行業班組的支持是物資信息化建設成功的保證。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物資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不僅要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要實現物資管理流程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減少人為因素提高物資計劃、采購、物資領用、物資調撥、配送運輸和倉儲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標、貨款承付、售后服務、責任追究、索賠等等的程序化和剛性執行。此外還涉及到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體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礎等一系列問題。物資信息化建設就是對企業的人、財、物資源及產、供、銷環節在信息處理、工作方式、管理機制和人們的思想和觀念、習慣等方面進行一次大的創新和變革,建立真正能夠支撐信息化發展的技術、生產、物流體系。
4.2 練內功、促進物資管理人員專業化。提高職工整體素質是深化物資管理的決定性因素,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構建和諧企業。鼓勵學習、技術比武,形成學文化、學技術的濃厚氛圍,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 4.3 構建以物流,生產、施工,資金為主線,集成供應商、客戶等外部資源,以企業信息門戶、工作流程管理為中心,構筑綜合信息交流平臺,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責任流的統一,優化企業的集約化管理,節約生產成本、通過流程再造和制度完善規范物資管理個人行為,有效防范經營風險和職務犯罪。
4.4 建立工程物資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統,提高物資管理水平和效率。物資管理信息系統是企業信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處理物資信息的同時,應該注意建造綜合數據的環境,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所有技術數據和事務數據對所有參與單位或個人均具有可視性和可存取性。簡化的設計、便捷的維護、靈活的應用,增加了管理者對物資信息的理解,加快了信息傳遞到執行部門的時效性。系統的設計應根據庫存模型、預測模型等管理決策模型,其中的設計單元應包括:①施工物料需求計劃模塊。通過使用采購和倉庫/庫存系統,系統能夠提供物料需求計劃的基礎數據。根據消耗產生物料需求計劃,生成新的訂單,采購建議,其他需求以采購申請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分配給相應的采購人員。②采購模塊。該模塊功能包括系統評價、供應商選擇、監控訂單等活動,以優化采購流程。③庫存管理模塊。功能包括庫存處理,計劃內、外的庫存取消,庫存轉移,保留和庫存調整,以保證編制準確有效的物料計劃和調配控制。④現場收貨模塊。收貨數據系統依據交貨數量、質量實時更新。⑤倉庫管理。庫房依據功能不同設計不同的物理或邏輯單元。以安排合時的存放位置,數量,調配流程等。⑥發票及后勤信息系統。發票功能清晰地表明了系統集成的程度。后勤信息系統則通過提供多種分析來支持日常和策略性的決策。⑦客戶化服務模塊 。系統可依據客戶需求快速、可靠、經濟地實施和自定義需求。以滿足不同公司和組織的特殊業務需求。實現對客戶和市場的快速響應,提高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5 構建長效機制,確保物資信息化建設的長期性
建筑企業在物資管理信息化的實施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立足自我、兼顧全局”,要采取穩健的構建措施,在具體實踐上應具有自己的特色,完全脫離實際,是很多企業實施物資管理信息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要采取保留企業特色流程,以充分體現企業自身的認識,了解需求,在實施過程中,有集中、有分工、職責明確、有統一的總體計劃和各個分節點標志,有效保證信息化的整體實施效果:對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和修正,通過培訓改變員工操作習慣,突出了人性化管理。一步一個腳印,保證信息化構建的實用性和長期性。
綜上所述,信息化應用于建筑施工中的物資管理,可以提高各類物資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減少浪費和庫存占用、優化物資管理流程、加強物資的定額管理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
[2]丁冰.現代西方經濟學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3]陳艾仁.現代企業物資管理[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4]張華,關有利,李兆事.物資管理信息化在企業中的應用.車間管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