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徐同勝 艾琦
[摘 要] 物流電子商務指的是將物流與電子商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物流服務的電子化,實現系統之間?物流企業之間以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間的無縫鏈接?我國應建立符合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的體系和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體系,建立我國企業自營物流電子商務體系以增強我國物流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我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尤其是近幾年的快速經濟發展,基礎網絡的投入不斷加大,企業信息化進一步的深化,通訊設施不斷完善,物流設施的不完善,物流法規的不斷健全和對培養物流電子商務人才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國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物流電子商務的各種條件?但是我國物流企業的規模仍然不大,在物流電子商務方面認識仍有不足,我國物流企業要在深入了解?找出差距?不斷學習?不斷完善中發展壯大,并積極地參與到物流業的競爭中?
一?物流電子商務的涵義
物流電子商務就是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絡前端到最終客戶端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最顯著的特點是利用各種軟件技術與物流服務的融合應用,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服務三者的統一,物流電子商務所實現的是物流組織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的電子化?從以上定義看,它至少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涵?
首先從物流活動來看,物流服務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商務活動,也包括商務活動的洽談?簽約?支付?履行?結算的各個過程,這些商務過程也可以進行電子化,這一過程的電子化也包含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服務(與電子商務不同的是物流電子商務交易的標的是物流服務而不是商品,所以不是物流而是物流服務流),即物流服務商務活動的電子化……物流電子商務?
其次物流電子商務能夠實現系統之間?企業之間以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間的無縫鏈接,而且這種鏈接同時還具備預見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業間提供一種透明的可見性功能,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庫存?新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新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物流模式為物流電子商務提供一套先進的?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系統,從而為企業建立敏捷的供應鏈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和決策支持?
二?我國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我國物流企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目前我國物流企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有些方面實現了電子化,但在利用互聯網來完成物流全過程和信息化投入方面嚴重不足?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有關信息可知:近兩年來我國成立了73萬家物流公司,我國還計劃在10年內建100個物流中心?7個主要交易中心,我國物流企業在數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但連鎖企業只有700余家左右(其中只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連鎖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物流上市公司40家左右?從以上數字上看我國大型的?成規模的物流企業所占比例非常小,我國物流企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目前我國中小型物流業中仍存在著“小,少.弱?散”的特點,即:經營規模小,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高素質人才少,競爭力弱?融資能力弱,結構單一,缺乏網絡或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等等?
2.我國物流電子商務化水平仍然較低?現階段我國物流電子商務化水平仍然較低,這是由我國的物流企業和它們的運作有關的?現階段我國物流企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受控型物流企業?這類企業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國有或集體企業,具有行業性?地域性和傳統性等特點?這類企業只進行傳統的貨物運輸,是屬于傳統的?業務單一的物流企業或運輸企業;另一類是非受控型物流企業?這類企業是指由市場培育出來,按市場規律運作的各類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創立的物流企業?它們不僅經營貨物運輸,同時進行物流的策劃等業務,它們借助分散全國各地之便,通過公路?鐵路?海運?空運?互聯網等方式將產品和服務配送到世界各地?在運作上兩類企業也各不相同,前者隨著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開始顯示出它們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趨勢,許多受控型物流企業已經開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組,后者雖然具有較高的市場敏銳度?反應快?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因為企業小,資金短缺等原因在電子商務信息方面的投入不足,因而競爭能力小,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3.我國物流企業電子商務化人才緊缺?2006年我國直接或間接參與物流服務的產值達到59.6萬億人民幣,有預測顯示我國的物流產業仍將會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長,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將達到600萬人之巨,現階我國僅高級物流管理人才每年需求量就為三萬到四萬人,物流技術操作和營銷人才每年需要三萬人以上?據教育部的統計我國高等院校辦物流專業的院校也只有20多所,每年的物流專業人才只有8000至10000人之間,市場需求缺口非常大?目前,國內的物流高級管理人才主要是從海外留學回國的人員,我國本土的本科層次物流人才的培養
工作,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啟動,而研究生學歷層次的人才培養只是在近兩年開始?
三?我國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1.建立與物流電子商務相適應的物流體系?我國的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目前仍處在比較困難的成長階段,尤其是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是物流電子商務發展必須解決的課題?實際上任何一個完整物流的電子商務運作過程,都包含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三個環節,在信息流?資金流可以在網上進行的情況下,網下的物流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要,網下物流體系可以有以下幾種組建模式:
一是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活動共用一套物流系統?已經開展普通商務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ernet的電子商務銷售系統,同時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資源,承擔電子商務的物流業務?擁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制造商或經銷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比ISP?ICP或因特網站經營者為從事電子商務而建立銷售渠道和物流系統更加方便?國內從事普通銷售業務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制造商進行銷售的傾向在20世紀90年代表現得比較明顯?從專業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業務是商品開發?設計和制造?但越來越多的制造商不僅有龐大的銷售網絡,而且還有覆蓋整個銷售區域的物流?配送網?制造企業的物流設施普遍要比專業流通企業的物流設施先進?這些制造企業完全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網絡和設施,支持電子商務業務,開展電子商務不需要新增物流?配送投資?對這些企業來講,比投資更為重要的是物流系統的設計?物流資源的合理規劃?批發商和零售商應該比制造商具有組織物流的優勢,因為它們主業就是流通?
二是ISP?ICP自建物流系統或利用社會化的物流?配送服務?國內一些企業與國外的信息企業合資組建電子商務公司時,解決物流和配送系統問題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自己組建物流公司?今后將會有一批為電子商務服務的物流公司以這種方式出現?新組建的物流公司必須按照物流的要求來運作,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外包給專業物流公司?按照供應鏈理論,將不是自己核心業務的業務外包給從事該業務的專業公司去做,這樣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再到產品的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或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公司互相協調和配合來完成,這樣所形成的供應鏈具有最大的競爭力? 三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系統?區域性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物流網絡上的優勢,它們沿著主營業務向供應鏈的上游或下游延伸,向上延伸到制造業,向下延伸到銷售業?
上述三種運作方式各有優?缺點和適應性,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業務性質?作業要求進行認真分析,并做出慎重的選擇?選擇的主要依據是在保證既定服務水平的前提下,采用更經濟,成本更低的方式?
2.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體系?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一些原來的國家大型倉儲運輸企業和中外合資獨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組成,它們已建成由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5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是我國第三方物流的中堅力量?盡管第三方物流發展前景樂觀,但是,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基本上是以舊有的物流流通企業為主體,實際狀況不容樂觀,主要是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管理,提高經營意識?經營作風以適應物流電子商務的要求?電子商務巨大的發展前景,給物流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可以預見,能否抓住服務于電子商務的經濟增長點,將是物流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能否取得優勢的關鍵?在入世后我國從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應跟蹤市場節奏,調整企業經營戰略,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結合我國自己的實際情況,搭建了適應于我國市場狀況的第三方物流環境?具體來說,物流企業只有經營意識和經營思路變化了,企業才能合理地進行資產重組,使企業增強活力,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才能合理的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加大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的應用和投入;才能合理地進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