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B)
佚名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商務對國際貿易的 1
(一) 電子商務的內涵與特點 1
(二)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6
二、電子商務的現狀及存在的 11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11
(二) 存在的問題 12
(三) 中國對外貿易的重新定位 15
三、中國利用電子商務促進對外貿易的策略 17
(一) 電子商務在出口貿易中的效益體現 17
(二)開拓新的國際市場要求發展無紙貿易 17
(三)迎接挑戰的對策 19
結論 23
致謝 24
25
附錄一 26
附錄二 31
摘 要
在向信息世界的轉變過程中,傳統商務由于存在太多的弊端,已經不能勝任現時條件下的貿易環境。電子商務作為因特網技術發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結果,是未來商業發展的新方向。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nce)是一種以電子數據交換EDI和Internet網上交易為主要的全新商務模式。其體現的開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內在特征,在符合商業經濟內在要求的同時,還使其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它不僅改變了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而且對傳統的貿易方式帶來沖擊。其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增加了貿易機會、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益。在帶動經濟結構變革的同時,對整個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而且深遠的影響。
對此,中國作為經濟正在發展的貿易大國,在電子商務的挑戰之下,要同時面對其帶來的壓力和機遇,進行自我調整,以求跟上其快速變革的步伐。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在今后的貿易競爭中占據主動,應拿出自己的舉措,以贏得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
關鍵詞 電子商務 數據交換 因特網 國際貿易
Abstract
In the shifting to information economy, traditional commerce is out of the steps of time because of its lot shortcomings. As the direct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 internet technology, EC (Electronic Commerce)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future business.
EC includes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and business on web. It is a definitely new business model. Its inner nature such as global, regional,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make it more valuable than its virtual value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ccord with demands from business. EC not only changes producing, management, but impact on traditional commerce model. most obvious symbol is increas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ecrease of trading cost, and getting more business profits. It leads profound affection to the whole economic life it changes economic structure.
China wants to be a great developing trading n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t activity. We need making strategy to face EC, to face the impact, the pressure and chances in order to control our foreign business policies.
Justify by us in order to follow EC steps in developing. That is the right way for us to challenge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Key word Electronic Commerce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trading
(三)中國對外貿易的重新定位
中國的貿易必須在世界貿易從傳統貿易向國際貿易轉化中重新為自己定位,就是使中國貿易從傳統貿易轉化為網絡貿易。為此,我們要積極推進中國貿易從傳統貿易向國際網絡貿易的革命性的轉化,這一推進要通過市場與政府有效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已經初步地“嘗到了網絡貿易的甜頭”,1998年1~5月份,中國的出口本來應該受亞洲貨幣危機的影響而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1998年1~5月份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卻保持著增長,據海關統計,1998年1~5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 23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其中出口711.1億美元,增長8.6%,進口525.8%億美元,增長1.5%,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中國在1998年的春季廣交會上,利用互聯網向全球2 000多家外商發出了電子郵件,這使得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的這次廣交會的出席人數達6.5萬人,為歷年廣交會人數最多的一次。在這次廣交會上,中國同東南亞和韓國達成的交易額下降了60%,而同歐洲、美洲、中東、非洲的交易額則增長20%~30%。占中國出口四成的本次廣交會出口成交額比上年增長10%以上。據海關統計,1998年1~4月份,中國對亞洲出口增長4.8%,對亞洲出口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而對歐洲、美國、非洲、南美的出口卻分別增長了29.6%、22.7%、33.9%、40.1%,它們占中國外貿出口的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很顯然,中國外貿的這一變化是與對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利用密切相關的。中國外經貿部宣布“中國商品市場”已于1998年7月8日正式進入因特網,它將成為因特網上最大的中國商品數據庫,向外商展示中國商品信息,這為許多企業進入網絡,提供了新機會。這一“中國商品市場”就利用網絡發布信息這一形式而言,與中國已有的在網絡上建立站點發布信息的企業一樣。很明顯,對于它們都有或將有從發布信息,深化到銷售產品和以網絡為基礎的企業業務往來、企業間培訓、客戶培訓、售后服務等商務活動的必要。這也是應該挖掘網絡收益的一個取向,既要利用網絡來捕捉更多的貿易機會,擴大市場的范圍,又要通過網絡來使得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升級。另外,一定要注意網絡安全問題。還有,也是至關重要的,中國應對網絡貿易立法,且對已存在的對外貿易法進行修改。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外貿逐步地從傳統貿易轉化為網絡貿易,中國網絡貿易的發展必然使中國的貿易呈現出一種新的局面。
三、利用商務促進對外貿易的策略
(一)電子商務在出口貿易中的效益體現
美商網總裁童家威在本屆國際周“硅谷杰出華人論壇”上稱,國內中小要做電子商務,最現實、最有效益的就是出口貿易。
在美國的許多商場超市,國內制造的產品比比皆是,但其價格卻是國內價格的5至10倍,因為這是層層轉手的結果。而電子商務可以避免這些環節。
目前互聯網模式可分為三種,一種是模式,像雅虎、搜狐、新浪網等,以媒體的方式出現,以新聞信息為主要內容,又可提供娛樂、聊天之所,這類網站收入的來源是提高訪問率以獲取網上廣告,屬于“眼球”。應該說國內此類網站比美國落后了3~4年。第二種是社區模式,在國外已開始出現,比如關于“鞋”的網站,“鐘表”的網站,滿足網民的專類需求,這類網站目前國內還沒有;第三種是整合模式。是針對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這種網站是為買家、賣家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整合平臺。它使買賣雙方在網上溝通、洽談,同時為可能達成的貿易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務。
認為,整合模式在國內做產品外貿最有效,因為買家——外國商家上網,那么賣家——國內企業依靠這類電子商務網站就立刻可以做生意,從而實現企業與電子商務網站雙贏。而如果電子商務立足于內貿,根據互聯網相關調查,目前上網最多的是學生而非企業家和商家。
(二)開拓新的國際市場要求無紙貿易
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的途徑比比皆是,唯獨貿易成本低廉,發展迅猛,覆蓋面廣,是90年代興起的一種國際貿易方式。在知識經濟,企業單靠傳統手段搞經營已經遠遠不夠。上網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已被全球大公司認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經營手段。面對蓬勃興起的網絡貿易,我國的外經貿企業正在抓住機遇,制定對策,積極參與。現在已有不少企業在網上建立了站點,通過網絡獲取市場信息,并把自己的產品介紹出去。但這遠遠不夠,還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出發,設計網絡貿易的環境和模式,調整企業管理模式、信息溝通方式,將網絡貿易與企業現有的經營規模相結合,為企業創造一個新型經營管理模式。第一,利用網絡貿易對國際生產領域產生的,發展有利于數字化產品的國際貿易,推動、保險、電訊、影視、、信息咨詢、程序設計、工程開發、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根據訂單來組織生產、管理零庫存。第二,利用網絡貿易對國際消費的影響,及時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同時廣泛收集市場對產品的反饋,及早調整產品結構。第三,網絡貿易在發達國家已普遍采用,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還處于劣勢。我國的信息網絡產業雖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但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些差距,因此,外經貿企業應急起直追,爭取改變網絡貿易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分配不均的現狀。對于眾多的中國外經貿企業,特別是近100萬戶的私營企業來說,網絡貿易是企業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
因為中國正面對與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相對應的各種區域貿易網絡,許多國家作為中國的貿易伙伴,90年代初就開始接收EDI方式的訂單,如美國和歐盟大部分國家的海關則宣布,對于非EDI方式的報關請求推遲處理,或不再選擇為貿易伙伴。可見,今后沒有EDI就如同沒有電話一樣,沒有EDI就不會有訂單。為了加快我國全國外經貿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外經貿部于1996年2月成立了國際貿易EDI服務中心,1997年5月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并負責建設、運營及管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IBM公司與中軟賽博公司聯合開發的中國第一個超大型電子商務軟件系統,中國商品交易中心的CCEC網絡于1997年10月28日正式開通,并開始進入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揭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篇章。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是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由于它的出現,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將發生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會創造巨大的效益和機會,會將市場的空間形態、時間形態和虛擬形態結合起來,將物質流、現金流、信息流匯成開放的、良性循環的環路,使經營者以市場為紐帶,在市場上發揮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電子商務會創造巨大的效益和機會,帶來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的時代。
(三)迎接挑戰的對策
對于一國的貿易來講,商務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電子商務取代傳統貿易方式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作為發展家,我國只有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才可能在21世紀貿易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贏得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
1.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在一國的與發展有賴于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的80%發生在美國,美國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是以其資金、技術的高投入和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的。目前,美國已基本形成一個由地下光纜、海底光纜和通信衛星組成的海陸空立體化高速通訊。電子商務在歐洲的推行與發展也與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同步。1994年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德洛爾宣布了建設歐洲信息高速公路的計劃,這一工程預計為期5年,耗資850億美元。歐盟各國在積極支持這一計劃的同時,也加緊自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歐洲信息高速公路及歐盟各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了電子商務在歐洲的發展。在亞洲,電子商務發展得比較好的一些國家,如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也無一例外,都有較為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與發達國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蛛網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較,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明顯投入不足、基礎薄弱。全國只有上海、天津等幾座城市信息設施建設搞得比較好,形成一定規模。從全國的范圍來看,我們在光纜鋪設、電腦普及以及網絡建設方面明顯落后,許多邊遠貧困地區至今沒有建立網點,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盲點”或“荒漠”。目前,我國電話普及率不到5%,家庭電腦擁有率不到1%,而這一數字在美國為93%和45%,在澳大利亞為96%和33%。“信息貧困化”被視為下世紀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瓶頸,而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們失去電子商務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競爭中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為了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要有效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
(1)打破行業分割管理體制,提高資源效益
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信息產業的資源本來就十分有限,現行的行業分割造成了信息產業整體管理混亂,資源緊缺與大量重復建設所帶來的資源閑置并存,限制了資源的有效利用。以網絡建設為例,郵電網和廣電網、中國電信網和聯通網各自為政,外貿、海關、稅務等政府部門各有自己的一套網絡系統,大量的重復建設致使我國網絡傳輸能力的利用率只有20%~30%,遠低于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
(2)改革現行收費制度,把過高的資費降下來
過高的收費是制約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以上網費為例,目前我國國內互聯網的上網費是美國的15倍,國際專線價格昂貴,DDN專線不但收取月基本費用,同時收取流量費。改革現行收費制度,建立一個完整的符合市場要求的資費體系,把過高的資費降下來,是提高我國公眾對電子商務的接受水平,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條件。
2. 加強關鍵技術
技術是各國發展電子商務共同面臨的問題,由于我國技術研究力量相對薄弱,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尤顯迫切。通過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涉及外經貿及與其業務相關的銀行、稅務、海關、外匯、保險等諸多部門和行業,電子商務在我國的推行也有賴于以上各行業、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協調與共同努力。當前圍繞著保密技術、安全管理、CA認證及電子支付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各方應加強聯系、緊密合作、共同開發,改變國內網絡“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早日實現國內網互聯,建立起全國外貿專用信息網,進而有計劃、有組織地實現同聯合國貿易信息網及其他國際商務信息網絡的聯網,并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的技術研究力量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3. 推動社會公眾認識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勵與引導至關重要,這是推行電子商務比較成功的國家的共同經驗。以新加坡為例,政府在EDI的推廣、應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新加坡政府就投資2.1億新元建成全國貿易信息網TRADENET,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貿易網絡,為新加坡創造了良好的無紙貿易環境。在設立多個培訓中心進行普及性培訓之后,政府強制規定自1991年起所有進出口商品都要采用EDI報關。目前,EDI廣泛應用于報關、稅收、貿易、運輸、、醫療等各個方面,在貿易領域,應用水平更達到95%以上,超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我國政府信息化意識較為淡薄,雖然中央政府已于1998年4月組建成立信息產業部,但地方各級政府對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帶來的沖擊認識不夠,在推廣電子商務的活動中缺乏主動性,措施不得力,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4. 大力推動信息化
企業是推行商務的重要主體,企業的積極參與是電子商務的必要保證。但,我國企業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在企業經營機制及領導、員工思想觀念上,還沒有真正實現從計劃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沒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發展的內在動因做基礎,必然造成企業信息化意識淡薄,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統計資料表明,在1~5萬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只有10%的企業初步實現信息化或運用信息手段比較好;大約有70%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而20%的企業只有少量機,并且僅用于財務和文字處理工作,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程度則更低。
5. 加強法規的與制定
現行國際貿易法是基于傳統的有紙貿易方式而制定的,許多規定不適用于電子商務方式,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帶來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為了保證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電子商務發展及相關的管理、信息安全、結算、知識產權保護等,應加快現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時制定、出臺新的貿易法規。
6.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對話
電子商務打破了時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統一商業代碼、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國加強了對話與合作。對于國際性討論對話活動,我國政府雖有參與,但不夠積極。事實上,這些對話活動不但直接著電子商務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決定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強了各國與世界的交流,提高了各國電子商務的國際兼容性。對此,我國政府應予以足夠重視。
7. 參加國際公約和貿易伙伴協議
目前,世界上制定的關于電子商務方面的貿易伙伴協議有:歐共體1990年擬定的《貿易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協議草案》、芬蘭和經互會成員國1991的商定的《傳遞國際貿易數據范本》、英國EDI協會1990年擬定的《英國標準交換協議》和美國律師協會1990年擬定的《電子數據交換貿易伙伴協議范本》等。另外,對由于網絡信息中傳輸錯誤的責任承擔問題,可以參照1924年的《海牙規則》、1968年的《維斯比規則》、1978年的《漢堡規則》等國際運輸公約對承運人責任的規定,簽訂一個網絡經營者和用戶之間的服務協議。
結 論
信息經濟是從信息角度對經濟的描述,也是從經濟角度對信息的描述,從的產業經濟,向信息社會的信息經濟轉換,這是一種經濟形態的變遷。這種經濟變遷包容力之大,乃至涵蓋了在世紀之交的產業社會——知識社會轉換歷程中,從經濟、社會經濟結構,經濟增長到企業內部管理的社會經濟變革,現有宏觀,又有微觀。
在這一轉換過程中,電子商務是一種重要的非常關鍵的手段和措施,因為它是信息技術與傳統經濟的橋梁,對世界經濟發展和競爭格局都產生巨大影響,從各國對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的態度和規劃,便可窺一斑。發展電子商務不僅是技術問題,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電子商務大大縮短了生產廠家與消費者之間供求鏈的距離,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結構。從它的交易方式可以看出,電子商務拉近了廠商與客戶的距離,企業可以跳過傳統的經銷商跑去跟客戶直接聯系,客戶的需求就直接轉化為企業生產的指令,于是,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這種廠家到消費者的市場模式,是一種間接經濟到直接經濟的變革。在EC的推動下,由于市場結構的變化,也使商業活動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在傳統商場經營的商業已經不知不覺面臨一種通過網絡進行購物的境地。
機會和挑戰似乎從來都是并存的,電子商務對我國的外貿而言,不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市場體制化建設尚處在進行之中,國有企業的改革也處于攻堅階段。再加上電子商務本身的管理體制問題,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安全問題,以及進行電子商務時人員素質的要求問題,都是我國當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銀行、信息管理部門、各級經貿管理部門以及從事相關理論和研究的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認真解決的問題。
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環境不會為誰而有所遲疑,在商務鋪天蓋地的巨大推動之下,無論是大小,還是整個外貿政策,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入世之初的良性互動下,應該抓緊時機,以電子商務為切口,國際貿易為依托,在將整個國民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有所作為。
1 涂勤. 電子商務: 推動世界經濟的新動力, 世界經濟, 1989, (2)
2 楊堅爭.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若干政策. 商業經濟, 1999, (8)
3 Philip Evans, Thomas S. Wurster. Getting Real About Virtual Commer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7 No.6 1999
4 向頎. 看美國電子商務, 中國經貿導刊, 1999, (15)
5 劉建, 游桂方. 試論電子商務對中國際貿易的. 經濟問題, 1999, (8)
6 曹垂龍. 論中國外貿如何應對EDI & INTERNET的挑戰. 北京商學院學報, 1999, (5)
7 譚智.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與對策. 財金貿易, 1999, (9)
8 Marlene Piturro. Get Into E-Commerce without Betting the Stor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Vol. 187 No.5 1999
9 陳小川. 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 經濟師, 1999, (11)
10 劉全利.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 商業經濟研究, 1999, (5)
11 胡馬.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障礙, 中國信息導報, 1999, (3)
12 賈俊卿. 因特網與企業營銷創新. 商業經濟文薈, 1998, (6)
13 Samnel Greehgard. Behind the Screens Strategy, Business Finance, January 2000, 30~35
14 包建軍.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探討. 郵電企業管理, 1999, (5)
15 野夫. 無限商機萬千——電子商務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北方經濟, 1999, (4)
16 Ken Downie. New Products & Services. Controller Magazine Januany, 1998,
17 楚國立, 謝芳. 電子商務颶風. 北方經濟, 1999, (4)
18 遲國泰, 朱戰宇. 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企業經營機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9, (1)
19 汪虹, 任偉權. 建設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 電信技術, 1999, (4)
20 Roebrt Thames. Pursue E-business or Die. Strategic Finance, Vol. 81 No.9 2000
附錄一
追求電子商務或者死亡
問題:衰退的利益
解決方案:電子商務
教皇、總統諾貝爾獎獲得者,皇后,電子商務之王,對TIME雜志命名Jeff × Bezos,開創Amazon × com的人為后1999年年度風云人物,感謝Amazon × com和其他實踐專有技術商業,我們生活在一個×com的世界,在這電子商務已經永遠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再沒有回到“通常商業”的回頭路。
人們現在互聯網上可以買到任何東西,不僅僅是書籍或CD,在線消費者,支付現金購買食物,轉移視線到網站以獲得汽車,并且尋找并對些支付那些專家的建議,從到應付他們寵物耳朵感染的藥品等等領域,不一而是,這些說:“在網上你不能賣那個的人,時間已經再次證明是錯的,讓我們對它:網絡對個人業廛是一條捷徑”于是,即使你對是否能在網上兜售你的產品抱有懷疑,再想一想,現在是敲擊即進入的戰略對比實物的,極其退速的,你就可以對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起難以置信的巨大需求,當然,這是在你跟上電子商務的浪潮之下,這是為什么應該馬上在網絡上穩步打造一個介紹,并且應該采取一些合理且正確的步驟。
時代變遷
在七十代中期的早些時候,商業依靠其本身的精巧工藝為廣闊而繁雜的市場發燕尾服創新產品和服務,它們以其感覺的市場承受能力設立價格,制造商品并出售它。在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差價就是凈收入,是夠簡單。
在更多的公司帶著專利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之后,競爭變得更激烈了,因為市場已經接受了它們,巨大的產品技術迫使制造成本的標準降低,體現在這些產品和服務的結果,就是使得它們變得更像商品日用品。器就是一個顯著和例子,從最初的開始,經過逐漸過時產品成熟周期開始壓縮,結果使后繼產品浪潮很快的商業化(日用化),卻能在同樣或更少的成本下提供更多的特性,只要試試再買一個的在六個月前買過同樣型號的穿居隨身聽,你會發現它已經被一個有更多的玲聲和音效而價格一樣原型號代替,因此,在80年代,隨著幾個具競爭性的具有相近的特點的產品和服務的出現,競爭壓力,而不是公司,開始決定價格。加劇的競爭導致利潤的減少,那是那時候,現在是現在,今天,力量已經轉換到個人,以精確的迎合他們的需求,想想戴爾電腦,用戶可以在公司網站上設計他們自已的PC機,不僅僅在線購物者想要控制它們的購買需求,他們還要高質量,快捷的配送以及可以在網絡上對商店進行比較,好像在一臺接一臺操作自動售貨機,公司能要跨越街區或是環繞地球,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影響的因素。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產品更新發燕尾服現在更少戰略化,而更戰術化,公司在以前面對多樣且復雜的市場需求時,所感受到的經驗,使公司必須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對產品和服務更符合消費需求,多樣消費需求的原則正嘗試著運用更多樣的產品技術,以后面對消費者的對高質低價產品的需求時對滿足多樣化消費產品時所有經濟規模的杠桿作用,這些產品都要求在幾天內送達,于是,底線成為消費者,而不是市場,正在驅動著價值體現。
為了防止將來利潤衰減,公司將不得不對價值鏈中的成本持樂觀態度,而不是僅限于它們自己的組織內部,當這個發生時,當公司發現更多成本有效的去理解消費者需求并對其價值體現進行的溝通進,根本的銷售模式就將會改變,在線商業模式已經創造出消費者社區,提供個體的價值經驗,還創建具承受力的品牌堅決擁護者,Amazom×com可以通過我的網上購物經歷所構建的數據庫中得知我的書,DVD和表演,并通過聯系到我對其他的給予一些其他購物的建議。今天,一些在線公司正通過向消費者提供名牌商品打折以建立起忠實的客戶群,并通過向其他在上的合伙人鏈接,使其了解到這些客戶的情況,造成一個巨大而豐富的客戶社區的誕生。Priceline×com和buy×com就正是這樣的例子。
適者生存
你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會問,“這對我的公司有什么意義:為什么我甚至應該對互聯網模式稍加注意?”這是與生存有關的一切,沒錯,生存,這是在全球商業中一個根本性的變化,而且將會成為無距離未來的關鍵要點,你要么根本就無法跟上,或者就呆在這個游戲中。
在過去,那些優秀的也要爭奪市場額和競爭性優勢,那些感到標準養活的而獲得較少市場份額的公司依然可以生存,但那是在整個世界太寬容的時候。
已經改變,就在1995年十有15日,知識時代的到來并引導了信息時代的出現,隨著市場資本化,微軟超過IBM,今天,知識杠桿關系和環繞于良好定義的商業模型周圍的住處正將優秀企業與那些一般企業區分開來,良好的那部分將會運用其核習的競爭力和非核心的外部競爭力,以求獲得靈活的商業模式,從而可以對電子商務機會作出快速反應。
讓我們看一看將會在你商業模式占據一席之地的電子商務的四個要素:
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擋極的控制:一個一體化技術的結構允許你可以在整個企業內部迅速提供即時信息,這個根本的基礎,也廉潔是所謂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一定會成為檔極,以阻止控制和地位信息流向決策制定。舉例說,一個關于設計,在其發生一個月后發現,可以會使這個信息在對其進行更正上有用。但是一個月對于電子商務來說就像對一只狗的一生那樣長,你需要在問題出現的時候獲得信息已有所行動,而那是為什么一個一體化技術體系必須由網絡商業代替,一個對比的注意事項,實際上地形成這個亞結構會去數年時間,集集最新的軟件或硬件的浪潮可能會是死神之吻,依靠原來的系統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看倒車鏡開車一樣危險和愚蠢,現在看看那個擋極,然后好好理解該怎么做。
杜絕浪費 一量根本的亞結構已經就緒,并于擴展企業的概念就已經在運作,這不僅僅是關于一體化的低成本生產和流水線的發布過程,雖然這兩者都是關鍵萬分。這還牽涉到有效的技術支持,建立強有力的聯盟和伙伴關系過程中,在整個價值鏈之中的浪費。以通用電氣為例,它已經形成自己的供應者,將可以通過電子社區在一聯網上生產其生產努力的全過程,于是,一個企業棋要與通用電氣有生意往來,它需要也做到通用電氣的方式一在線。
了解消費者 市場運作最佳的公司今天已經對其消費群基礎和他們對于自已產品和服務滿意程度有了一個很溶入的了解,電子商務將會對這些想要在面對面銷售模式下繼續其產品銷售的公司有一個戲劇性的沖擊,那些培育線上消費群,并行他們的消費者溝通的企業,將會以過去一年一點點成本的代價而享受以到忠實的客戶群和市場份額。
信息就是力量 最后,如果沒有精確的信息,這三個要素中任何一個都是毫無意義的。沒有關于企業活動和成本的清晰準確的信息,流水線作業是不可能實現的,對哪些顧客順其,哪些需要多加努力的了解,甚至服務的增減以及遞送模式,對理解顧客都是很挑剔的,利潤產生的缺乏所在一定容積之內是需要相應客戶的補貼的,在一個客戶可以完全個性化控制他或她真正想要的世界內,單位產品對一個品各的多種規格無能為力,如果我認為今天有利潤可榨取,試想當你的顧客在網絡上進行相應購物的比較后,那此東西會有多結實,關于真實成本的了解是緊迫且必要的。
現在,我們已經診斷出了,我們該怎么做?這有5個步驟,一些人可能會說這是質的飛躍,按順序實施以形成一個良好的網上提供。
1. 你用可以指出即時沖擊領域的自我評估的診斷工具,通過做一個現實性檢查以決定你要成功而走的路。
如果你還沒有實際檢查過你的商業程序以決定什么樣的機會在等著你,那將是一個極好的起點。我們不是在討論降低規格!你的雇員及他們的知識是你唯一擁有的可值贊賞的財產,所以確定要抓住他們。他們是主要的事件專家,在你的商業核心中,他們可以幫助你得操作上的巨大成功以獲得生存并繁榮,要的確認識到有意義的執行工作衡量應放在為未來程序改良提供低線的恰當位置,如果你還沒有建立一個網站去告訴別人你的產品和服務有多特別,那么趕快行動站小消費者可以在線和你進行貿易。
2. 衡量你區存在的商業程序,而不是最好的商業實踐,并且試著將運用它們的利益量化、一量你消滅了多余的商業程序,就在你的公司內部制作一份關于硬件和軟件的詳細清單。然后將你未來商業程序譯成對一個一體化企業范圍內的住處系統的要求,并且盡快的履行它。當這么做,要確信設定一個堅實的目標,執行標準并提供附加資源以避免過度勞累你的員工。同時,無論用什么方式,都不能減掉培訓和外部資源,最典型的第一件事,就是積極的執行要大力鼓勵去實施以儲存緊缺的資本,像你的人那樣好,他們不需要從一個艱苦的沒有培訓和外部幫助的虛弱狀況的起點開始,只是因為在他們的能力之中你有極為熱忱的信念。
3. 建立起你未來的戰略計劃,圍繞服務客戶的市場以尋求你的機構的核心競爭力,衡量客戶滿意程度,從而了解客戶的需求同時加以關注。邀請你的客房幫助你定義你的社區。為了在客戶利益的基礎開始細分市場,你需要對向客戶提供需求的經驗而進行的行為量化。基于改善成本的管理信息,你能了解哪些商品是贏家,而哪些是輸家,然后有效的結合產品和服務配送系統。
4. 挑戰你的市場銷售人員。為了促成一個商務的戰略,并開始向你的網站轉移產品和服務。在線出版目錄,并確定有序的管理程序是可網絡化的如果分布的產品和服務不是核心競爭能力,考慮有附加值的服務配送和降低成本,這些通過建立后備支持的服務和過程恰當的外部資源的電子鏈接來實現。將對產品和服務的購買轉移到電子成果上。
5. 持續的評估,在一個持續進行的基礎上改進商業程序和客房基礎
擁抱你自己吧!這是一個多樣化的事業,牽涉到挫折和風險,但是其回報是值得的,你能獲得一個錄活的,敏捷的機構,從而能從那些堅實不移的相信電子商務都是沒有實質的家伙手中得到增長并鎖定市場的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