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析認知語言學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趙覓

: 論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英語教學聽說讀寫

論文摘 要: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簡介入手,從培養英語學習者聽說讀寫技能的角度介紹了認知語言學理論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1?認知語言學簡介

80年代中后期,認知語言學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語言的方法在認知科學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自此,在歐洲大陸蓬勃發展。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經驗現實主義,這一哲學觀點旨在“通過對進行認知活動的生物體的身體構造和經驗的研究來理解意義”(Lakoff,1987:266.)。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是客觀現實、人類認知、生理基礎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律,才具有較大的解釋力和說服力。認知語言學的范疇觀是由美國心理學家Rosch提出的“類典型及基本層次范疇理論”。Rosch強調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屬于該范疇不是看它是否具備此范疇所有成員的共性,而是看它是否與其類典型之間有足夠的家族相似性。

2?認知語言學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認知語言學對語言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是認知的一部分,受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規律的制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我們應充分了解相關認知理論,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英語教學實踐。

2.1?認知語言學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影響英語學習者聽力能力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討論其中一種。認知語言學中有一個重要概念——?理想認知模式。該理論認為我們通過理想認知模式來構建我們的知識。Fillmore告訴我們要定義“bachelor”這一名詞所體現的概念,必須有一個包含一定的婚姻制度(最典型的是一夫一妻制)和合適的結婚年齡的人類社會這樣一個理想認知模式。只有在這種情況下,“bachelor”才可被理解為“未婚成年男性”。因此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要想知道一個概念的含義,首先需要建立起這一概念背后的理想認知模式。尤其英語國家諸多文化在聽力原文中的呈現會給學習者帶來不便,這勢必會成為妨礙學習者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應提前給學生提供原文中涉及到的陌生概念的理想認知模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背景知識,這樣必然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認知語言學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口語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針對如何提高口語這一問題,認知語言學中的“突顯觀”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突顯觀主要涉及語言中所表達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比如同一個事件,如果說“I ate the apple”和說“The apple was eaten by me”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突出了“I”,是我吃掉了蘋果,不是別人;而后者突出了“蘋果”被我吃了,而不是香蕉被我吃了。突顯觀的主要論點是一個句子主語的選擇取決于該句所描述情景中各成員所享有的不同的突顯程度。一般說來,我們選擇突顯程度最高的成員作主語。這給口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啟示。 2.3?認知語言學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閱讀教學無論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還是當今的主流教學理念里,都被受到了很大的重視。怎樣才能幫助英語學習者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是教育學家們和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一直在努力尋找的答案。近年來,隨著認知研究的發展,人們開始注意到非語言因素即已有知識對閱讀理解的作用。認知語言學提出了圖式閱讀理論,根據圖式理論,閱讀理解歸根到底是給合適的圖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圖式具體化的過程,填充的內容可以是直接理解的或推斷出的新信息。整個理解過程是圖式指導下進行的,是激活或建構合適的圖式并填充新信息的過程,當所有重要空位都已填滿信息,文章也就得到圓滿理解。

2.4?認知語言學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在英語寫作中除了要有足夠的詞匯、短語知識外,對句法結構的掌握也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決定英語寫作成敗的關鍵是學習者對語法掌握的好與壞。在語法教學方面,Langacker提出了認知語法,它與傳統語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者只從主謂賓角度分析句子的成分;而認知語法從人的經驗出發,比如在給學習者解釋“adj1+adj2+adj3+adj4+名詞”中修飾語的擺放順序時,傳統語法所給出的解釋,完全不符合人類的認知經驗,而認知語法從人的認知順序出發,這樣解釋這一現象:名詞也就是中心詞在這里是最穩定的結構,adj1是限定詞,它與中心語沒有本質的聯系,但是其他的修飾語則是關于此中心詞的本質特征。離它最近的adj4應是客觀的、比較穩定的形容詞,adj3是相對主觀的較不穩定的修飾語,而adj2則是最不穩定的形容詞修飾語。可想而知,當我們在學生面前呈現出如上的講解方法,勢必會幫助英語學習者快速記憶名詞前修飾語的順序,而不用再去死記硬背。

3?結語

近一個多世紀來,傳統的教學觀逐漸向認知教學靠攏。Lewis認為,傳統的教學以教為中心,“面向結果”,但是,所有自然語言的運用,不論是輸入,還是輸出,都建立在與認知有關的過程中,“面向過程”有利于我們把焦點放在語言學習上面,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們以學習者為中心而展開教學。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們應注重學生理想認知模式的培養;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提倡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突顯觀,這對于學習者口語技能的提高大有好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新課文講解前,應盡量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同化新信息提供信息框架;在英語寫作中,教師應充分學習認知語法,并把之運用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 桂詩春.外語教學的認知基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7(4):243~249.

[3]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及形成過程[J].外國語,2000(1):29~36.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