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地方廣播電視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及其基本素質探略
蘆秀萍
論文摘要:關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在我國雖然已經成績斐然,但電大教師是遠程開放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引導者和研究者。作為電大教師隊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地方電大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識素質水平從一定意義上關系到遠程開放教育的水平。因此,對其進行繼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地方電大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現狀及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和分析,探討解決地方電大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策略。
論文關鍵詞:地方電大;教師教育;專業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地方電大教師應是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基礎。現代遠程教育主要是靠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面授輔導來完成,而自主學習和面授輔導離不開地方電大輔導教師這個重要的角色。學生在遠程開放教育學習中,需要電大輔導教師從學習計劃、方法、理念、步驟、策略乃至學習內容等方面予以指導和幫助。這就要求地方電大教師和班主任熟悉遠程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及時準確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定并予以恰當的在線學習輔導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指導,要融會貫通地將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并能引導學生去學習。如何通過繼續教育充分調動地方電大教師主觀能動性促進專業發展已成為目前電大系統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地方電大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據《2009年全國電大教育基本情況公報》資料統計:2009年全國電大教職工總數為8.6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5.1萬人、教輔人員0.99萬人、科研人員0.14萬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89萬人、具有中級職稱的3.32萬人、具有初級職稱的1.87萬人,分別占教職工總數的21.90%、38.45%、21.64%,其中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39萬人、具有中級職稱的2.29萬人,分別占全體專任教師的27.27%和44.91%;聘請校外教師3.43萬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22萬人、中級職稱的1.73萬人,分別占聘請校外教師總數的35.60%和50.55%;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44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626人,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42519人,具有專科及以下學歷的教師2562人,分別占全體專任教師的0.48%、11.04%、83.45%和5.03%。專任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專業人數,按11大學科分類分別為經濟學6097人、法學4007人、教育學4768人、文學11127人(其中:外語4353人)、哲學和歷史學3371人、理學5729人、工學11084人(其中:計算機5093人)、農學579人(其中:林學114人)、醫學877人、管理學3312人;全國電大專任教師的年齡構成為:30歲及以下1.21萬人,占23.80%;31—40歲為2.03萬人,占39.8l%;41—50歲為1.39萬人,占27.21%;51—60歲為O.46萬人,占9.00%;61歲及以上為91人,占0.18%。全國電大專任教師仍以中、青年教師為多數。
從統計資料來看,電大專任教師數量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人數更少,從專任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專業人數來看,分布又極不均衡,而且年輕教師居多,這樣的問題在地方電大中表現得愈為明顯。這種格局的結果,最終導致了外聘教師人數過多。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電大教育體系逐步趨于完整化,教育內容走向科學化,教育形式多樣化,教育手段現代化和教育管理的規范化,這對電大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地方電大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的不平衡,專任教師的數量不足,況且基層電大多數教師又存在著先天不足,基礎知識不扎實,科研能力差;就電大教師的評價體系而言,缺乏科學的評價管理體系,有的教師對自我工作狀態滿意度低;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習慣的影響和束縛;有的教師專業知識缺失,專業能力不足,現代教育技術水平不高,等等。造成地方電大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這樣就大大地遏制了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
二、信息時代對地方電大教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
“教師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終身教育理念”。今天的時代不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變是這個時代唯一的不變,在這急速變化的時代,誰能學習在變化之前,誰能學得最快,誰就能贏得機會和成功。
(一)倡導地方電大教師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
“終身教育”由法國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于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成人教育會議上首次提出。他認為:“教育應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持續進行的全過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機會的統一。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一系列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今天廣播電視大學已經成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為我國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支撐。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這是對遠程教育功能的新要求和新定位,也是包括電大在內的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新使命。
面對當今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電大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不斷地吸收新的思想,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有關知識,必須終身學習。我們在師范院校所接受的那一段教育,僅僅是全部知識中的一小部分,“一朝受教,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不斷地接受教育.才能不斷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和教育需求,終身教育是時代和“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對電大教師提出的要求。
(二)提高地方電大教師的專業化標準
教師的職業標準是教師從業的行為準繩,是教師職業生存的基礎。美國在教師的選拔上十分嚴格,不讓不合格者從教。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教師專業化的標準不外乎三個方面: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專業知識是教師在所教學科領域應達到的標準,即專業的知識含量、從事本學科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學習和指導學生研究的能力;專業能力是教師所具備的教育學科理論知識、教育教學實踐應用知識、教育教學能力和智慧以及不斷反思能力;專業精神包括事業心、責任感、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三個環節是教師教育質量保證的基礎。
(三)地方電大教師的教育質量要進行科學的評估
一個合格教師的成長歷程本身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包含師資培訓、師資教育和師資發展等三個過程,分別在職前教育、在職教育和職后教育的不同時期進行。地方電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同樣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淪,研究和總結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進而不斷解決問題,不斷成長進步。地方電大教師通過遠程教育接受培訓,他們憑借自己的一線教學經驗,可以就他們關心的話題同他們的“專家教師”、“班管教師”、“管理人員”、“同行”等進行“最直接”的班級沙龍、Q群聊天、博客或視頻、語音等交流和探討,進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實踐過程中,筆者還了解到很多地方電大教師由于缺乏組織參加繼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地處分散、一人擔任多門課程教學輔導及管理等種種原因,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探討教學方法和教學心得。在線學習培訓可以借助網絡把這些地處各地的教師聯系起來,讓他們之間通過語音、視頻、E—mail等各種方式進行探討和交流,進而在交流中成長進步。
三、地方電大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978年2月6日,鄧小平同志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親自批準創辦的以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遠程教育的開放型高等學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三十多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電大教師已成為培養具有現代專業知識和技能勞動者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電大教師的素質高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地方電大教師,應當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一)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
1.電大教師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表現在政治上要和黨中央保持一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三個代表”,創先爭優。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綱要》精神,以教書育八為己任,以服務社會為動力,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要不斷地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2.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電大教育既與普通高校的某些特點相似,又與成人教育有相似之處,因而,這就要求電大教師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師應有的素質,又要有成人教育培訓者的素質。教師不僅能講課而且能輔導,不僅能教書而且會管理善指導,還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電大的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接受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與普通高校學生有一定的差異,此外,電大教師的工作條件相對艱苦,這些都要求電大教師要在艱苦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從事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興趣,與受教育者建立友誼,提高熱愛本職工作的自覺性。
3.電大教師要有勇于奉獻的精神。奉獻是教師的本質,更是電大教師應具備的品德。在現代社會中,在知識經濟即將到來的時代,電大教師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淡泊名利,不做金錢的奴隸,正確對待得失、榮辱、金錢、地位,提倡講大局、講奉獻,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電大事業。
4.電大教師要為人師表。教師的品格、素養、形象、舉止處處時時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終身。電大教師正派的工作作風,淵博的學識,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及終身對知識的不懈追求,將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
(二)扎實的專業素質
電大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精通學科知識。電大教師對自己的學科專業知識要做到熟練掌握,切實把握教材的篇章結構以及編排體系,熟悉教材的知識重點、難點和相關學科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巧妙的方法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努力促使學生獲得最前沿的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洞悉該學科的發展方向,把握學科的研究成果,努力使自己成為該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引領其他教師共同進步。
2.一專多能。現代教育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科間的知識綜合,不同學科之間知識的滲透日趨明顯。無論哪一學科的知識,單靠自身的知識體系,是不可能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它需要多學科知識的綜合,也就是說,多學科間的互相滲透、互相融合是現代科學發展需要的知識。因而做一名電大教師,就應當具有多學科的知識,能夠承擔一門或幾門課程的講授和輔導任務。
3.教科研能力。傳統的電大教師,其教學以經驗為主,很少有教學研究,基本上是走老路。現代教育,要求電大教師不應是一個知識的簡單傳授者,要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其實教學研究的內容,就是教師每天所從事的教學工作,一個新的教學方法、遇到的一個問題、一個小小的疑惑、一個問題的解決,都去用文字進行描述、記錄,就是對教學的研究。能不能發現問題,對教學有沒有反思,能不能把一個個問題連接起來,是檢驗教師能否教學研究的試金石。從某種意義上講,一位優秀的電大教師就是一位教育專家,既會教學,又會科研,在教學與研究中,獲取高層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4.掌握遠程教育技術能力。現代電大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為學員搭建一個網絡學習的平臺。現代遠程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打破時空限制,擴大教學范圍,提高教學效率,比傳統的教育有著極大的優越性。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要求教師要具有熟練的多媒體遠程教學的操作技能,能夠進行課件的制作、網上批改作業、教學資料的下載、網上答疑解惑等。電大是網絡教學的前沿,這些基本技能給電大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而電大教師必須掌握現代遠程教育的手段。
(三)健康的身心素質
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是從事教師職業的第一需要。健康的身體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最基本的條件,電大教師要養成健身的好習慣,要懂得保健常識,注重飲食和營養,努力提高生活的質量,因為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電大教師,必須具有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寬廣胸懷;要正直寬容,富于愛心,且有正義感和責任感。教師以自己全面健康的素質來潛移默化、循循善誘,必然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教師具備良好健康的身心素質,學生也會親其師,言其道,信其行,會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發展,扎實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電大教育是全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是教師。建立一支高質量的創新型的地方電大教師隊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各部門通力協作,扎實有效地去完成。同時,電大教師本身要不斷地去強化自身素質,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電大工作特點,相信隨著現代開放教育的深入開展,地方電大教師的素質也在不斷發展與進步,一定會順利完成電大教育賦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