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穿越劇熱播背后的冷思考
寇曉潔
摘 要:隨著《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創作者將目光投向穿越類題材,一時間,電視熒屏上穿越成風。觀眾的態度也是旗幟鮮明,有的愛的如癡如醉,有的則認為“粗制濫造”、“不尊重歷史”、“山寨”而堅決抵制。穿越劇在觀眾們的愛與恨中收視一路飄紅。穿越劇究竟魅力何在,未來還能走多遠,值得思考。
關鍵詞:穿越劇;《宮》;受眾心理;歷史
電視劇《宮》的走紅,引發了眾多年輕觀眾和網友瘋狂追捧,收視率居高不下。伴隨《宮》的成功,影視界開始掀起一股“時空穿梭”的熱浪。對于穿越劇的大熱,廣電總局擲地有聲地喊出“穿越劇對歷史文化不尊重,不足以提倡”,著實給了剛剛躥紅的穿越劇當頭一棒。
一、穿越劇的前世今生
穿越劇是近幾年流行的一種影視劇形式,通過時間或空間的改變為主線展開情節。從目前電視熒屏上熱播的劇集來看,普通人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劇情更受歡迎。這類劇集通常是主人公因為某種原因,從現在生活的時空轉移到另外一個時空,從而在另外的時空與時空中的人物產生沖突,引出故事。21世紀初TVB《尋秦記》的開播,開創了穿越劇熱播的先河。《穿越時空的愛戀》、《魔幻手機》、《宮》、《步步驚心》等相繼搬上熒屏,延續了這股熱潮。
從2011年的幾部中國穿越劇來看,編劇和導演們自覺地不再負責科技的任何可行性,轉而投身從形態和心理上滿足了現代人對于美貌、愛情、權勢、征服、地位和戲劇性的各種要求。它們以穿越為工具為觀眾創造脫離現實的美好世界,并向大眾販賣另一種形式的“步步為營”成功學。主角們以現代思維和知識儲備去觀摩古代、干預歷史、功成名就、花好月圓,這是對權和愛的快餐式意淫,也是另類的幻想成功學。
二、穿越劇熱播緣由
(一)穿越劇可以肆意連接并游走在歷史與現實兩個時空,創作空間大
對中國的影視創作者來說,古裝穿越劇或許算得上在重重限制下的突圍之舉。《步步驚心》導演李國立認為,現在的穿越往往只是噱頭,只是為了讓歷史玩出更多的可能性。他說,歷史劇不能隨意更改史實,但如果套上穿越的殼就可以創造出很多東西,搞笑的、情感的都可以。不過,穿越題材最難把握的也是想像與歷史之間的“度”,穿越劇《宮》中遍地可見的史實錯誤就廣為網友所詬病。總體來說,這樣一種頗具創新意味的題材讓電視劇作的編創人員大展身手,交錯的時空、古代生活環境與現代科技智慧的碰撞與摩擦給創作者以足夠的操作空間。
(二)穿越劇不失搞笑橋段,穿插元素眾多
穿越形式本身內在的魅力,是穿越類題材電視劇紅火的根源。現代人身處過去的時空中,就有了預知能力,這種預知的能力使得主人公在過去的時空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與時空中人物之間思想意識以及行為語言上的差別,永遠都是吸引人的戲劇沖突[1]。
現代橋段在古代的搞怪出現,也是穿越劇不可或缺的看點,總會收到出其不意的喜劇效果。穿越劇《神話》當中,胡歌穿越至秦朝后引發了不少笑料:他吟出《水調歌頭》讓項羽崇拜不已;用手機拍下了和劉邦結拜的過程;還辦私塾,提倡婚姻法,鼓搗發電機;最爆笑的當屬向古人灌輸“胡歌是大明星”的道理,甚至學小沈陽喊“不差錢”。
(三)穿越劇的美學是彌補缺憾的美學,它能夠讓觀眾在虛幻與現實之間得到自我的內心滿足
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任思燕認為,無論是從現在穿越到過去,還是從過去穿越到現在,穿越電視劇常常將主人公設計為具有某種性格缺陷或身份低微的普通人,他們在原本存在的時空的現實境遇比較糟糕,甚至是所謂的“失敗者”,遭遇意外時空穿越,卻在另一個時空中利用已有生活常識和歷史知識,發揮自身價值、展現自身能力,尋找到自我,并獲得現實中缺失的事業、崇高地位和愛情。的確,穿越劇展現的情節的確非常吻合現代很多受眾的心理,他們急于擺脫自己現在的境地而不能,但如果有轉換時空的可能,那么現在的劣勢可能就會不復存在,甚至化為優勢,在另一時空重新生活成為了他們的期待。即使僅僅停留在想象中,也不啻為一種釋放壓力與排解現實困擾的方式。簡而言之,穿越劇常常使年輕觀眾將在現實生活中情感或事業上的缺憾寄托于穿越劇,在穿越中得到心靈的慰藉與滿足。這些年輕觀眾在觀看穿越劇的過程中與劇集創作者產生共鳴,獲得一種強烈的代入感,長期在現實生活中壓抑的感情與對現實的不滿得到了一時的宣泄。
穿越劇滿足性了女觀眾被追求的心理。穿越戲劇實際上是一個浪漫戲劇的變種,定位是“取悅女人”。女主角穿越后將會是美麗的,她們穿越回古代,被許多富家公子或王公貴族追求;她們憑借現代的思想和知識,為情人提供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這些在現實無法得到的滿足在穿越劇中得到釋放。很多女性觀眾會認為自己是女主角,在劇中滿足內心的幻想。
穿越劇讓人拾回自信。無論電視劇亦或小說,穿越類題材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純粹”。穿越題材的作品與《奮斗》、《雙面膠》這類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不同,觀眾在現實題材中看到的更多是無奈、沮喪、壓抑,看完后會有挫敗感和失落感;而穿越劇則體現的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因為它已經脫離了現實的限制和束縛,讓人充滿自信[2]。
(四)在時間面前每個人都好奇
穿越劇《步步驚心》同名小說原著作者桐華認為,穿越作品的興起源自于人們對時間的好奇:“穿越的盛行也許只是人們想探尋過去究竟發生過什么的心理作祟。因為我們在時間面前都有無力感,我們都對時間好奇。”好萊塢在三十年前就有感人肺腑的《時光倒流七十年》了,二十年前,日本的穿越漫畫《尼羅河的女兒》紅遍了亞洲,十年前有黃易的《尋秦記》,現在走紅網絡的美劇之吸血鬼題材,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穿越,古代的人變成吸血鬼后穿越到現代,同樣是對時間的超越。穿越作為一種影視劇形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觀眾口味的改變,而流行或不流行。因此,只要人類對時間的好奇一直存在,穿越類的影視作品就會一直存在[3]。
三、穿越劇熱播引擔憂
現代思想與古代哲學的碰撞,現代語言與古代行為的沖突,現代人與古代人的相遇……不得不說,穿越劇題材開創了影視劇的一片新領地。但面對今天穿越劇扎堆熒屏的狀況,不少專家也表示擔憂,他們普遍認為,當今的穿越劇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傾向,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不高。當然,還有一連串的問題擺在劇集創作者面前。
(一)影響人格
在網上,很多人提出,現在穿越劇的流行會使得年輕女性觀眾過度沉迷于劇中女主角那種爭寵、幽怨,甚至自輕自賤的心境,進而影響女性人格。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以培表示,需要對這些年輕一代目前的閱讀環境負責。他指出,正統作家不把這些小說歸于文學的范疇,而僅僅是消遣,所以不屑于寫。這就像一個孩子吃泥,你不讓他吃,那就應該給他一塊巧克力,而我們現在的階段,是沒有巧克力。
(二)文化膚淺
目前電視上熱播的穿越劇大多改編自網絡小說。一位網絡寫手稱寫穿越小說最為容易,主人公是現代人,擁有現代的思想,他們的穿越實際就是作者以一個現代人的身份去看待古代,不需要考慮古代過多的繁文縟節。如果是架空歷史的小說就更簡單了,作者不需要具備大量的歷史知識,甚至可以完全按照言情小說的思路進行寫作。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鋒對這一現象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內絕大多數穿越小說沒有文學性可言。”他還指出:“穿越小說其實最見功力,豐富的文史知識是必備的修養。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但必須取信于人。”
(三)誤讀歷史
《宮》培養了一批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粉絲”。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海英認為,粉絲們迷戀的雍正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是有差別的。中國古代男人看待女人,正如劉備說的“妻子如衣服”。皇帝有三宮六院,怎么能指望他對某個女人專情?能寵愛一時已經是不錯了。文學作品中的描寫不可全信。
中國電視劇導演委員會上,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對近期影視創作的亂象提出反思。他指出,“現在穿越劇毫無歷史觀可言,整體思想內涵沒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異,而人物設置更是天馬行空,這類穿越題材對歷史文化不尊重,過于隨意,這種創作主張不足以提倡。”
(四)挑戰科學
與西方的穿越題材作品強調“科學原理”和“事件邏輯”不同,國內穿越劇的穿越方式略顯幼稚:觸電、落海、墜樓、做夢、深山中迷路……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鋒對此提出質疑,現在的穿越小說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對穿越的過程沒有做任何細節的處理,一筆帶過。早期的穿越小說在這方面則更為謹慎,在穿越之前一定會做好鋪墊。比如創作《重返中世紀》的高科技小說大師邁克爾·克萊頓,他借助“遠程傳送”這一高技術手段,用科幻的方式將現代人送回到中世紀。反觀現在國內的穿越劇,其中慣用的穿越方式顯示了創作者們不夠精心的創作過程。
四、值得期待的未來
許多學者對穿越劇的未來表示擔憂,現在穿越劇的狀況大多題材相似、風格相近。比如,2011年“雍正皇帝”會非常忙,同時接拍《宮》、《步步驚心》、《后宮甄嬛傳》。避免人物和情節的重復,改變單一的權術爭斗,是穿越劇面臨的首要問題。展望穿越劇的未來,穿越只是手段,只要遵循創作規律,情節建構的真實、出奇,不一味迎合市場,穿越劇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1] 羅相娟.《宮鎖心玉》熱播的深層文化原因分析[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4). [2] 姜磊.穿越劇走紅熒屏的深層原因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8). [3] 孔朝蓬.穿越的夢想與歷史的沉思——穿越題材電視劇熱播后的冷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5). [4] 陳莉娟,閆亞錁.電視劇《宮鎖心玉》熱播的背后[J].文學界(理論版),2011(5). [5] 董小博.穿越題材電視劇流行的原因[J].新聞愛好,2011(18). [6] 張麗君.電視劇中的“穿越風”[J].青年記者,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