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農村城鎮化戰略與可持續發展

許禮剛

摘 要 以江西省贛州市為例,分析了當前農村城鎮化的現狀,并針對思想觀念落后、農村城鎮規模小、資金不足、城鎮規劃布局水平低四個具體問題,提出了轉變思想觀念、控制城鎮規模、多渠道籌集資金、合理規劃布局等可行性的方案和對策,有利于農村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 農村 城鎮化 1 農村城鎮化與可持續發展概念 1.1 農村城鎮化 所謂城鎮化,是指社會生產力在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基礎上,在經濟結構、人居環境、人口素質等領域,由傳統農業經濟到現代化城鎮經濟、傳統農業文明到現代城鎮文明的轉變過程。中國城鎮化理論的二元性是指城鎮化可分為城市化和農村城鎮化。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過程,而農村城鎮化指的是農村人口向縣域范圍內的城鎮(建制鎮)和集鎮(非農產業集聚地)的集中過程。總之,農村城鎮化是指在農村經濟飛速發展和現代化城鎮文明廣泛擴散的前提下,由于農村社區的居民住宅、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客觀條件日益完善,農村居民的思想觀念、人生觀和世界觀等主觀因素日益現代化,農村社區與城鎮社區的本質差別逐步縮小甚至消失,致使住在農村社區的居民也能夠享受到現代城鎮文明,農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都實現了城鎮化的過程。 1.2 可持續發展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為首的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995年,世界資源研究所定義為“不降低環境質量和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同年召開的中國“全國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研討會上”,給可持續發展下的定義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點就是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其核心就是生態與經濟相協調。總之,可持續發展追求的是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它要解決的是人類發展的無限需求與有限的自然資源之間的基本矛盾。 2 農村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有首歌謠這樣唱道:“市民笑,農民跳;農民笑,市民跳。”這是中國城鄉矛盾、工農差別一定程度的反映。谷賤傷農,谷貴傷工。當前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協調城鄉關系、縮小城鄉差距問題交織在一起,正處于城鄉差距、工農差距、人均GDP絕對差距迅速擴大階段,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總體局勢不可能出現縮小跡象。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1年為1:2.91,2002年為1:3.11,2003年為1:3.2。造成差距擴大的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那么,如何逐步減小差距擴大的加速度呢,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加速發展城鎮化是一條重要舉措。 2003年末,江西贛州市戶籍總人口831.20萬人,比年初增加12.7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71.98萬人,占80.84%,比上年下降0.97個百分點,市鎮人口159.22萬人,占19.16%。贛州市共有283個鄉(鎮),鄉鎮數比上年減少10個,其中城鎮數超過20個的有3個縣市,具體分布如表2。 從以上統計資料看,贛州市屬各縣城鎮化率普遍偏底,大部分處于20%以下,遠低于全國的40%,平均城鎮人口數在0.5萬以下,小城鎮數目多數在15個縣以上。城鎮數目少的縣相對城鎮化率較高,如章貢、大余、全南、定南,城鎮數目多的縣相對城鎮化率較低,如興國、贛縣、會昌、瑞金。 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的發展,贛州城鎮人口逐年增加,城鎮化率也逐年提升,城鎮人口增加的速度超過總人口增加的速度。 贛州市城鄉居民收入對比。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723元,比上年增加548元,增長8.8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 240元,增加49元,增長2.24%。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39.6%,農村為51.08%。年末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3328元,比年初增加492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0.83m2,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6.15m2,其中鋼筋混泥土面積8.78m2。全市農村貧困人口22萬人,比上年減少1.96萬人。 存在的問題。一是思想觀念落后。這種錯誤觀念既妨礙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戰略轉移,也影響農村土地向非農土地的合理流向。二是城鎮規模小,過度城鎮化現象嚴重,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不明顯。三是資金不足。一方面,贛南作為有名的革命老區,經濟基礎薄弱,絕大多數城鎮都是“吃飯”財政,根本不可能對農村城鎮化進行投資建設;另一方面,民間力量薄弱,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強,難以支撐城鎮化建設。由于資金難以到位,導致城鎮基礎設施欠缺,城鎮缺乏吸引力。四是城鎮規劃布局水平低,缺乏科學的農村城鎮化體系,特別是一些地方城鎮中出現的“一任書記一個樣,書記走了全變樣”的問題,缺乏應有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3 可持續發展的農村城鎮化對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