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譚紅梅 柯妍

摘要:中國與韓國在國情上存在很大差異,但文化傳統卻很相似。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有較成熟的經驗。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為我們提供了有益啟示。

關鍵詞:文化產業;文化發展戰略;啟示

韓國文化產業涉及電影、電視節目、錄像、光盤、游戲、出版、印刷、期刊、廣告、動畫、互聯網等。近年來,韓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僅2002年,韓國的文化產業市場規模達188388億韓元(約合157億美元)。其中,廣播電視73000億韓元;卡通52771億韓元;游戲34026億韓元;電影6237億韓元;漫畫6033億韓元;動畫3650億韓元;唱片2861億韓元。海外出口額5億美元,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5%。韓國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給我國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一、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經驗

韓國在遭遇亞洲金融風暴襲擊后,重新認識文化產業,并將其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方針,1999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明確了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計劃,其最終目標是把韓國建設成為21世紀文化大國和知識經濟強國。近年來,亞洲許多國家風行文化“韓流”,韓國已成為公認的文化出口新興國家。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經驗是全方位構建文化產業強國,其主要措施有:

(一)制定“文化立國”的發展戰略

1986年,韓國在第六個經濟發展五年計劃中提出,“文化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同步化”這一重要的政策目標,為“文化立國”戰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礎。1990年政府頒布《文化發展十年規劃》提出,“文化要面向全體國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政府出臺的“文化繁榮五年計劃”將文化產業的開發作為重要目標之一。1994年,文化觀光部設立文化產業政策局,并著手準備文化產業的法律體系;同時頒布各種文化政策綜合計劃,開始積極強調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亞洲金融風暴后,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韓國是繼日本1995年提出“文化立國”方略后,又一個通過實施國家戰略發展文化產業的國家。其先后制定了《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等發展戰略。根據5年計劃,近期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戰略是:集中力量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文化產品;重點培育戰略性文化產業;實行“選擇與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點產業和重要項目。力爭使國家扶持政策產生最大的整體實效,為建設文化產業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二)政府的強力扶持和推動

韓國“文化立國”戰略的順利推進和取得的巨大成效與政府的強力扶持和推動分不開。1997年,韓國設立了“文化產業基金”,為新創辦的文化企業提供貸款。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方針。1999年,韓國發布《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同年,韓國文化觀光部、產業資源部、信息通訊部通力合作,建立各自下屬的“游戲技術開發中心”、“游戲綜合支持中心”,重點扶植游戲產業。文化觀光部和產業資源部還分別設立韓國卡通形象文化產業協會(負責創作等)、韓國卡通形象產業協會(負責市場開發),共同推動卡通形象業的發展。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明確提出文化產業發展戰略。2000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制定國家文化產業政策方向、發展計劃及文化產業振興基金運營方案,檢查政策執行情況,開展有關調查研究等。2001年,又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下屬韓國文化觀光部,以落實各項政策措施。韓國政府成立這些專門文化產業促進機構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文化立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全方位地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經費支持。近年來,韓國文化事業的財政預算不斷增加,為確保經費上文化產業的發展,多渠道籌措文化產業發展資金,2002年通過國家預算撥款、投資組合、專項組合、專項基金共融資文化產業事業費5000億韓元。韓國還設立多個專項基金,分別有文藝振興基金、文化產業振興基金、信息化促進基金、廣播發展基金、電影振興基金、出版基金等等。

(三)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

為振興和發展文化產業,韓國在加強立法、完善組織管理、資金支持、人才培養、開拓海外市場等各個方面提供配套服務。

1、充分發揮立法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999年,韓國政府首次制定有關文化產業的綜合性法規《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明確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計劃。在此期間,韓國有關部門陸續對《影像振興基本法》、《著作權法》、《電影振興法》、《演出法》、《廣播法》、《唱片錄像帶暨游戲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訂,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法規保障。

2、充分認識到政府的組織管理機制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994年,韓國文化觀光部首次設立“文化產業局”,2000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2001年,又將“文化產業支持中心”擴建為“文化產業振興院”。2002年7月,文化觀光部又決定組建“文化產業支持機構協議會”,旨在避免業務重復,加強信息交流,將原來分散組織的活動“大型化”、“集中化”。

3、加強文化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2000年至2005年,韓國政府共投入2 000多億韓元,培養復合型人才,重點抓好電影、卡通、游戲、廣播影像等產業的高級人才培養;加強藝術學科的實用性教育,擴大文化產業與純藝術人員之間的交流合作,構建“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雙贏”的人才培養機制。 二、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啟示

(一)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完善文化發展戰略體系

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是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競爭,提升中國文化產業競爭力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日趨重要,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還不夠大,要全方位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大力開展文化外交和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須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的研究??茖W確立當今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應有時代坐標和世界眼光。如何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對文化發展戰略的探索成果的鑒別和借鑒,哪些是長遠和戰略層面上的,哪些是政策和措施層面上的,哪些本身就是文化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哪些是新形勢下需加以認真分析的內容,是一個需繼續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也是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重點所在。只有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才能科學完備我國文化發展戰略體系,使其不斷系統化、精細化,從而使中國的文化發展戰略研究跟上世界和時代的潮流。

(二)政府要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后,韓國政府通過與研究機構合作,發現了“網絡游戲”這個具有廣闊前景的版權產業。于是韓國出臺了一系列非常具體的政策,包括貸款優惠、稅收優惠,甚至規定從事這個行業的研發人員可免除兵役等,最終造就了韓國網絡游戲的大發展,成為韓國走出金融危機的重要手段。借鑒韓國的經驗,我們不僅要選準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產業,政府主管部門有必要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如,加強文化立法,完善法律法規機制、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建立資金支持機制、設立獎懲機制、利用政府出資,進行文化產業領域內的人才培養和再教育,并重點培養產業生產和市場營銷的國際型人才,提升研發生產能力和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等,有力地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立足文化根基,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之中。文化發展戰略不是一個空洞的、抽象的思辨性命題,它應是一個普遍性的、甚至是日常性的問題。每一個公民都應意識到他們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用什么、買什么,實際上都與我們民族經濟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有這樣或那樣的關系。應使每一個公民能夠了解到我們民族的經濟命運實際上與我們在生活中采取的不同消費取向息息相關。這種消費取向包括:我們對日用商品的選擇,對藝術作品的取舍,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對公共慈善事業的支持等一系列個人行為。如果我們的宏觀文化發展戰略離開這些與我們每個人的消費行為密切相關的問題,也就離開了我們自身所處的文化境遇,進而也就離開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文化根基。韓國電視劇《大長今》的成功就是緣于立足于文化,他們在向全世界塑造、推舉屬于歷史又屬于現實的——韓國人與韓國文化。實踐證明,沒有特色的文化,缺乏內在的創造力和拓展空間,沒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就很難生存和發展。中國的文化產業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實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優勢,確定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但要在現代市場需求和技術制作的背景下發展成為文化產業,就必須把這些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有效配置,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產業具有綜合性極強的特點,文化創造力的大小將從根本上決定其發展能力、人才、品牌、資本、信息、科技及市場需求和拓展水平對原創產品的孵化能力等,都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必須優化配置各種有可能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準幾個重點突破口。經過努力,在若干領域獲得突破之后,再利用它們所具有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其它領域的發展,進而逐步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四)建構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消費取向,樹立民族優秀的文化品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一系列外國文化的浸染,這些國家的文化都是隨著他們的消費品首先進入我們的消費市場,進而通過消費市場進入我們的文化領域。在大量的異域文化隨著他們的消費產品涌進中國市場的時候,漸漸地也開始改變了我們自身的文化取向。大量媒體對國際品牌廣告的刊登、播放,導致受眾對異域文化品牌的高度認同。韓國集中力量開發名牌產為提升國家形象和傳播韓國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應集中力量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利用品牌取得更好的市場效應。在大眾消費與公共藝術領域建構一種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消費取向,同時樹立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品牌。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