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讓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佚名
摘要: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知識性密集和附加值高、低成本、無污染、可重復開發等特點,對于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文化產業;新興產業;朝陽產業;經濟增長點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知識性密集和附加值高、低成本、無污染、可重復開發等特點,對于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都有著重要作用。雁塔區是西安市有名的文化區,如何發展文化產業是當前需要關注研究的重要課題,現就我區發展文化產業提一點粗淺的認識和思考。 一、雁塔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可行性 文化產業是當代各類產業中最有前途、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隨著現代科技向文化領域的注入和人民群眾對新的文化生活的更高追求,文化產業已成為投資的熱點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那么,我區是否可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呢?從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雁塔區經濟運行情況和文化資源優勢來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勢在必行。 1.發展文化產業是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2010年,國家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首次將文化產業上升到戰略層面。2011年,又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為金融與文化產業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繼續鞏固領先地位,而江蘇、湖南、浙江等省都踴躍進入了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行列中來,紛紛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從西安來看,2009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48.72億元,占GDP比重達5.5%,文化產業已成為經濟騰飛的新支點。2010年9月份,中國銀行與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將向曲江文化投資集團提供66億人民幣金融服務,共同打造中國文化產業“巨無霸”。同時,高新區計劃在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以扶持文化創意產業。面對如此良好的發展機遇和態勢,我們理應打好文化產業這張牌,搶占先機,借勢發展,讓文化產業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發展文化產業是我區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我區經濟發展一直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約我區經濟進一步發展。一是經濟總量規模大,各項經濟指標基數大,一直在高位運行,要繼續保持經濟高增長態勢,始終走在全市第一名,與其他區縣相比,困難增大。二是由于處于城市的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由房地產等基本建設帶來的稅收占到了全部總收入的60%以上,產業布局和稅源結構的協調性、持續性顯然不夠。三是在全區152平方公里中,“三區一基地”規劃面積占到99.693平方公里,我區土地面積僅剩51.742平方公里,然而在這51平方公里中有40多平方公里是建成區,可開發土地非常有限并日趨縮小,這將制約我區經濟進一步發展。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就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投資點,而文化產業恰恰具有經濟回報高、收益時間長、市場需求強、資源消耗低等特點和優勢,可以彌補我區經濟發展中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發展文化產業是必由之路、明智之舉。 我區具有發展文化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一是我區是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區域,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有世界級文化遺產大雁塔,佛教密宗祖庭大興善寺,中日文化交流圣地青龍寺,漢宣帝陵,陜西歷史博物館等知名的文化景點。二是科教資源非常豐富,區內有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等22所普通高等院校,西安歐亞學院、西安外事學院等12所民辦院校,省屬科研院所55家,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4多萬人,是全國著名的科教文化大區。三是我區還有陜西省廣播電視中心、西安市廣播電視中心、西影集團等文化龍頭單位。近幾年,還建成了占地達103畝的“雁塔文化新天地”。同時,依托兩所藝術高校,在緯二街上打造了一條兩千多米長的“雁塔美術街”。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區具有優越的文化、科技、人才優勢,特別適合發展文化產業。我們應重視文化這一無形資產,深度挖掘文化資源蘊藏的巨大財富,化文化資源優勢為文化產業優勢,使文化產業成為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雁塔區需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是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產業。包括新聞服務,出版業,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及其它文化服務,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從雁塔實際情況出發,著眼長遠,考慮到眼前,我區可以先發展以下幾個文化產業: 1.文化娛樂業。采取合資、項目合作等方式,在人流量大、消費集中的小寨、電子城等地,建設一座高檔次的流行演藝中心,引進國內知名的演藝機構進行經營,并將其打造成一個類似于《田漢大劇院》的國內外一流演藝場所。大力推進資源重組,優化布局,整合網吧,鼓勵和支持音樂酒吧、咖啡廳、KTV、舞廳等娛樂業連鎖經營、連片經營。積極支持投資興辦演出團體、演出場所、演出經紀機構和舉辦演出活動。 文化旅游業。促進文化與旅游相結合,以旅游擴大文化的傳播和消費。深化旅游與餐飲業的鏈接程度,以旅游帶動餐飲業的發展。依托陜西歷史博物館、“雁塔文化新天地”、“雁塔美術街”等,積極培育仿古文物,古玩字畫、工藝美術等文化消費品市場,支持舉辦大中型文物、字畫拍賣會和鑒寶活動。依托興善寺,以弘揚佛教文化和禪宗文化為主,開設素食餐廳和禪宗茶秀。依托青龍寺景區,以日本文化為主流,打造經營日式餐飲、日式茶藝和銷售日式飾品。積極發展集旅游、演藝、餐飲、購物等為一體的文化商貿設施。
3.教育培訓業。面對當前社會培訓熱、學習熱的現狀,針對青少年學習需求,依托西安外國語大學,引進國內外各類外語培訓機構,特別是小語種培訓與出國留學培訓。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引進各類計算機培訓機構。依托西安音樂學院,引進音樂、舞蹈方面的培訓機構。依托西安美術學院,整合現有美術培訓班,引進美術培訓機構,把雁塔區發展成各類專業培訓的薈萃地,使雁塔區成為教育培訓的中心,從而推動教育培訓業快速發展。 圖書出版業。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出發點,積極培育和發展讀書出版業。一是利用文化氛圍濃厚、圖書銷量大的優勢,采取措施打造一條集創作、圖書批發、讀書零售的特色街區。二是促進出版業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重新配置,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引進大型印刷廠在我區開展經營活動,推動電子網絡出版和數字出版等新型出版業態的發展。三是積極培育具有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出版、報刊、印發、復制、發行業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人才品牌,形成有影響力的名企、名品、名刊等,不斷壯大圖書出版業。 廣播影視業。充分依托西影廠和曲江影視投資集團,延伸影視制作、發行等方面產業鏈,鼓勵建設影視基地,吸引民營資本投資電影、電視、音樂、娛樂等方面的創作、制作。同時,鼓勵興辦廣告創意設計、服裝設計、建筑設計等服務。注重動漫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利用我區人才聚集優勢,建設動漫產業孵化機構,積極發展網絡動漫、手機動漫等新興業態。 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做的工作 目前,從總體上看,我區的文化產業還處于初始階段,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對文化產業缺乏了解,認識不夠;二是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但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三是文化產業規模小、檔次低,與大眾的消費需求不相適應;四是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尚待突破。對此,我們應考慮做好以下幾點: 1.制定規劃。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規劃和指導,建議結合省、市有關發展文化產業的文件精神,提出發展目標,確立總體思路,明確工作內容,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并把文化產業列入“十二五規劃”。一是規劃要盡可能與高新區、曲江新區的文化產業相對接,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三是要瞄準高科技、高附加值,有選擇性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提供場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展文化產業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目前,我區小街小巷各類商業門點星羅棋布,其他行業的介入比較困難。所以,我們要想法設法解決場地的問題。一是以景觀街區改造和小寨商業圈建設為契機,適時引進和鼓勵文化企業大膽介入,盡可能的選擇一條街、一個廣場或一棟寫字樓主要發展文化產業。二是提前謀劃地鐵經濟、道口經濟,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為文化產業贏得發展空間。三是在土地儲備、城中村改造、區內高校和企業搬遷中,積極整合土地資源,對文化產業發展空間進行布局和謀劃。 政策扶持。一是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加大文化產業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支持有市場發展前景的文化項目產業化,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支持文化產業鏈的形成。二是制定出臺優惠政策。通過土地、稅收、投融資等優惠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化企業。三是建立多元投融資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導和支持各類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向文化領域轉移,鼓勵企業、個人、境外資金興辦文化產業,逐步形成多渠道投資,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4.輿論引導。宣傳出形象,宣傳出效益。一是要加強對文化產業的宣傳,使人們不再對文化產業感到陌生,深刻了解文化產業、認識文化產業,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環境。二是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把雁塔區的文化特色推介出去,以雁塔文化魅力區吸引投資者在雁塔區創業,尤其是要吸引鼓勵省內外文化名人、文化大師、藝術大師、策劃大師等各類人才在雁塔區發展。三是要著力打造雁塔區的文化品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推出具有雁塔區特色和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加大雁塔區文化策劃宣傳和推介力度,全面提升雁塔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最終把文化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實現文化與經濟的有效對接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