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管理的設計理念在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
未知
關鍵詞:園林 景觀設計 城市 綠化管理
1.園林管理和園林設計的概述園林管理包括養護管理和一些非養護管理措施,養護管理主要包括道路、綠地、廣場綠化地內喬木、花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養護管理及園林設施維護管理、商業繁華地段特殊管理等。養護管理工作要順應植物材料的生長規律和生物學特性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而進行。園林設計是一種藝術創作。設計的對象包括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的各個層面,是一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密切關系的藝術設計研究領域,其任務主要包括對整個人類生存和生活相關的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及社會環境的規劃與設計。
2.兩者之間的關系園林管理和園林設計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園林設計是園林綠化管理的基礎,綠化管理是設計效果的體現和繼續,沒有好的設計方案綠化管理便沒有方向和目標,光有好的設計,綠化管理做不到位,就不能實現設計的本意,體現不出設計的效果。在園林設計中體現便于管理的理念,才能保持設計效果的持續性和永久性。
3.園林管理理念在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3.1從綠地生態的現狀看其重要性綠化水平的高低反映著一個城市的面貌和城市的整體建設狀況。城市景觀綠地的作用有凈化空氣、凈化水源;改善小氣候;降低噪音,減少光和視覺污染;保持水土、降塵:“凈化”、“簡化”、“軟化”建筑物;提供開闊而富有變化的具有休閑娛樂功能或醫療保健功能的人類活動空間等。很多城市綠地設計建設只注重綠地的景觀效果而忽略了綠地的生態效果。造成綠化管理的困難,管理困難會造成綠地使用年限減少,提早退化,甚至植被大量死亡。城市景觀綠地的上述作用將很難發揮,同時荒地中的枯枝落葉,叢生雜草會夾帶大量的細菌、病蟲害和城市垃圾,裸露的地面會增加城市大氣中的塵埃,成為城市環境污染源之一。綠化生態的現狀反映出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弊端。
3.1.1設計中應注意植被的成活率只有所設計植被的成活才能體現園林設計的效果。設計植物時要考慮不同植物在一起種植及相互間的生長速度、影響能力、陰陽性,觀花、果、葉的樹如何映樹,病蟲害的交叉性,同種樹的連片與分隔的統一,病蟲害防治的難易程度,耐濕耐旱性等,這些都是選擇樹種的重要因素。設計中要盡量使用鄉土植物或通過長期馴化,證明其已非常適合當地環境條件,這類植物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養護成本相對較低等諸多優點。不加論證盲目地從外國或外地引進植物,雖然景觀能夠取得較好效果,但新引入的植物往往不適應環境變化,表現出生長不良、對病蟲害抗性較弱等性狀,不易成活。
3.1.2設計應便于管理,減少生態破壞在一些商業街區行道樹綠化設計中,應注意到行道樹可以和兩旁綠化種植結合在一起,不按間距靈活種植的綠化形式,就能減少人為的破壞,方便綠化管理;在行車指示標志和信號燈附近的綠化布置要符合行車視距、轉彎半徑的要求,特別是不要沿路邊種植濃密樹叢或大型喬木,以方便管理中進行大喬木的整形修剪。
大多數針葉樹喜歡偏酸性土壤(pH3.7-5.5),大多數闊葉樹較適應微酸性土壤(pH5.5-6.9),大多數灌木能適應pH值為6.0-7.5的土壤,只有很少一部分植物耐鹽堿,如烏桕、苦楝、柳樹等。如果土壤鹽堿化嚴重的地區在設計時選擇了大量不耐鹽堿植物將會導致植物養護管理困難,大批死亡影響景觀效果。
3.1.3設計中應注意生態平衡在園林設計過程對園林植保因素考慮不周,不科學的設計,往往會造成園林生態失衡。為了觀賞和休閑需要,有的設計者熱衷于栽培整齊劃一的植物,植物種類、年齡、層級趨向一致,極易出現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態惡果。
園林設計在選擇植物時除了多品種、多類型外,還要注意植物層間的混配與結合,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復層植物群落。這對病蟲害的滋生蔓延、傳播擴散有機械阻隔作用,同時還有利于鳥類、蜘蛛等天敵動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生存繁衍,它們對植物病蟲害可以起到很好地抑制作用。也有的園林規劃設計不顧科學規律,比如許多植株的規劃密度過大,不利于植物生長,一定年限后相互擁擠,不是不易移植就是移植無地方栽。
3.2從城市景觀看其重要性城市景觀綠化大多數為開放性的場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現之處。應盡量避免只重視城市公共空間的視覺形態設計,而忽視了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3.2.1人為活動對城市景觀的影響一個和諧而多樣化的城市空間環境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但在一些人群活動頻繁和商業繁華地段的綠地或隔離帶,人為損傷嚴重(如隨意踐踏草坪、在樹干上栓繩打釘晾曬衣物、擺放廣告牌或在綠籬上曬被褥等),常會造成植物的損傷,甚至死亡,這一現象設計者不能忽視,設計方案應適合居住區及空間開放的環境。
3.2.2園林景觀的可接近性園林場所及其設施應具有可接近性,入口到各園林空間之間至少有一條方便、舒適的無障礙通道,應多創造些便于交往的圍合空間、作息空間等。公共空間應考慮到日照、遮陽、通風等因素,不能一味的追求綠地率,提高綠量而忽略了園路、小型休息廣場和一些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如公共廁所、及必要的休息空間等。
3.2.3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規劃設計中設計園路、廣場中嵌入花缽、花樹壇、樹陣等都應遵循園林景觀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由于廣場設計位置不合理,而造成未規劃鋪裝的草坪被游人踩出了大片的斑禿。中國位于地球北半球,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氣候為季風型,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因此應在一個園林的南部多設一些活動場地如廣場,兒童游戲區等。同時考慮到夏季的遮陽,乘涼,在一些大型廣場上適當栽植喬木并在喬木下設置座椅,可以改善游人踐踏草坪的現象。園路的鋪裝應選擇耐久性強,管理維護相對方便的材質,使其能夠保持較長的景觀效果。
3.2.4對街道景觀綠化的保護街道景觀是城市景觀的框架,街道兩側的行道樹是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行道樹壇設計布置時,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網情況,根據人車流量、人行道寬度的不同等實際情況,劃分斷口。可在人行道狹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用行道樹透空蓋板或將行道樹壇側石做圓弧斷面,防止行人踏足,還可以在樹壇四周砌擋土坪,做欄干,成為獨立的樹壇保護行道樹。
3.3從管理成本看其重要性不同設計方案的園林綠化,建設成本和維護管理費用不盡相同,很多本是比較好的規劃設計,由于建設成本和建成后維護管理費用超過單位經濟實力,只有低水平維護,最后觀賞效果不理想,很多應有的功能喪失,有的草坪被雜草擠占,綠化帶太多難以很好修剪,蛀莖害蟲易危害難以防治,積極探索大眾化、低成本、低維護費的綠化方法,可以得到較好的綠化效果。因此降低管理成本,厲行節約在園林設計中應得到重視。
3.3.1園燈不宜布置過多以免增加維護成本園燈沿園路布置,按照所在園林的特點,交通的要求,選擇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柱子燈(庭園燈、道、路燈)或草坪燈,一般柱子燈保持在25-30米,草坪燈6-10米的間距,否則不合理的過多的設計園燈,也會造成光污染,加之人為破壞而增加維護成本。
3.3.2控制園林水池的規模園林水池管理費用相對較高,所以設計是要嚴格控制其規模。此外,過多疊石理水,深淺高差過大,危及老幼安全。淺池要注意管線設備的隱蔽,同時也要注意水淺時,夏季吸熱大,易生藻類和蚊蠅,管理中不利與保潔。
3.3.3注意景觀設計中圍墻的細節設計圍墻不應設計為沒有修飾的實墻,以免給廣告隨意亂貼,亂畫創造空間,影響城市環境的整體形象,增加管理中的勞動量。
3.3.4在園林設計中應注重資源的節約在一些降水不多,分配不均的地區或有一定坡度或保水困難的綠地,如果設計中使用點狀路面,如旱汀步、間隔鋪砌;空心砌塊等,以降低用水成本。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國策。
[1].孟兆禎。園林設計之于城市景觀。中國園林2002/4(13-16)
[2].程金水,《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6月,9-120
[3].冷平生,《園林生態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年9月,6-114
[4].谷康,李曉穎,朱春艷,《園林設計初步》,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46-50
[5].中國自然地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