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涉農報紙怎樣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發揮作用

李成硯

摘 要:黨和國家一直十分重視“三農”問題,2004年以來,“三農”問題連續9年成為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鎖定農業科技,強調提升農業科技推廣能力。要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涉農報紙責無旁貸。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面臨的困境是報刊質量不高、發行難度大、需求與供給脫節、農民對接受農業科技的熱情不高。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主要作用是架起黨和政府與農民溝通的橋梁、為農民提供實用的科技信息、展示最新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和科技意識。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路徑一是要拓寬農業科技的傳播范圍,二是要組建涉農報紙專家顧問團,三是要建立媒體推廣模式,四是要加強媒體互動和新媒體應用。

關鍵詞:農業;科技傳播;涉農報紙

黨和國家一直十分重視“三農”問題。2004年以來,“三農”問題連續9年成為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鎖定農業科技,強調提升農業科技推廣能力,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手機等媒體和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簡明直觀、雙向互動的服務。

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新型農民等,都離不開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更是給涉農報刊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要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涉農報紙責無旁貸,大有可為。

一、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現狀

改革開發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聞傳媒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呈現出繁榮景象,種類日益增多、內容日趨豐富,尤其是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出現使信息生產呈幾何級增長,然而,如此海量的信息主要滿足了城鎮居民和年輕人群的需求,屬于農村讀者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面對農村、面對農民的報紙更少。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涉農報紙僅占全國報紙總量的3.17%。純粹的農村報、農民報只有17種,占全國報紙比重的1%。涉農報紙數量少、比重小、使其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作用十分有限,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綜合分析,影響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發揮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一)報刊質量不高

與晚報都市類報紙相比,涉農報紙的內容和版式還比較落后,尤其是農業科技類的稿件質量普遍不高、時效較差、內容陳舊、過于雷同。相對于都市媒體,涉農報紙采編難度大,采訪成本較高,直接影響了農業科技傳播的質量、速度和效果。

(二)發行難度大

涉農報紙基本的受眾群集中在農村,大多都依靠郵局發行。我國農村地域廣、地形復雜、交通不便、訂戶分散,給報刊的投放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涉農類報紙覆蓋面的拓展。

(三)需求與供給脫節

涉農報紙與農民缺乏有效溝通,傳播的農業科技知識與農村生產實際脫節嚴重,信息滯后或不適合當地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大量轉載高層宏觀信息,與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現狀相去甚遠。

(四)農民對接受農業科技的熱情不高

農業生產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農民對電器修理、機械維修、電腦操作和烹飪技術等非農業實用技術的興趣遠遠高于農業科技。加之,如今農村居住人群中以中老年居多。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數農村人對物質生產資料的需求仍然較大,對科技知識、精神文化需求相對較弱,這也是報紙傳播農業科技受阻的一個客觀原因。

二、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作用

我國農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必須依靠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具有顯著的遞增效應,傳播的頻次越高,農民接受或運用實用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促進新農村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架起黨和政府與農民溝通的橋梁

涉農報紙通過對黨和國家農業科技政策的宣傳和解讀,使這些政策能夠被千千萬萬的農民所接受,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政策支持。其次,涉農報紙通過刊登《讀者來信》、開辦《讀者服務臺》等形式,將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需要什么樣的農業科技、需要什么樣的農業信息,向社會各界進行傳達,滿足了廣大讀者的需求。第三,涉農報紙通過《內部通訊》、《送閱件》等形式,可以將農民對農業科技的需求通過內部渠道,向各級領導尤其是農業部門的領導進行傳遞,為他們對“三農”問題做出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為農民提供實用的科技信息

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是廣大農民朋友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糧”,涉農報紙通過開設種植、養殖、加工、農機服務臺等欄目,為農民提供實用的科技知識和致富信息,開拓農民的致富門路,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重要指導,能夠促進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從而為增強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展示最新農業科技成果

涉農報紙利用自己傳播迅速、普及面廣的優勢,通過介紹最新農業科研成果、開發經驗,讓農民及時了解最新農業科技發展現狀、看到農業新技術的好處,學會農業新技術的操作規范和方法,使這些農業科研成果能夠迅速地得到推廣和普及,由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解決科技推廣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和科技意識

農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對偏低,知識匱乏、思想更新慢已經成為農村發展的瓶頸。涉農報紙在向農民傳播農業科技知識的過程中,使農民能夠更好地理解科學,形成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新風尚和氛圍,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科技意識和文明素質。只有農民真正具備了科技意識,成為科技型、知識型的新農民,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推進農村現代化進程。

三、涉農報紙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路徑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一些有知識的青壯年勞力紛紛進程務工經商,導致目前我國尚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整體勞動力素質不高,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缺乏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農村硬件設施如電視、電腦、網絡等遠遠不及城市普及,獲得外界知識的渠道十分狹窄。涉農報紙如何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發揮作用?

(一)拓寬農業科技的傳播范圍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設施農業蓬勃發展、涉農企業異軍突起,農民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居民,農民從一元農業勞動者發展成為多元角色,農業科技傳播的受眾范圍進一步擴大。涉農報紙要善于抓住農村新受眾群的特點,多方面滿足他們多元的需求,為農業科技的傳播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二)組建涉農報紙專家顧問團

隨著農村經濟和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對科學技術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滿足這些要求,僅僅依靠涉農報紙的自身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有條件的涉農報紙,應該從農業科技院校、科研單位或離、退休農業專家教授中,聘請一些人組成專家教授顧問團,利用他們的權威技術優勢,貢獻余熱,讓他們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建立媒體推廣模式

《農業科技報》已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獨創了“媒體搭臺、專家指導、協會組織、企業參與、政府推動、農民增收”的“六位一體”的“媒體推廣模式”,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服務,對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指導解決,當年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6000多萬元。

(四)加強媒體互動和新媒體應用

由于涉農報紙受自身發行范圍的限制,在農業科技傳播時,不可能覆蓋到全國各地,滿足所以農民的需求,這就需要進行媒體之間的互動,進行互動性的傳播,彌補各種缺陷。同時,應該辦好自己的網站,進一步擴大傳播覆蓋范圍,吸引年輕人群,為農業科技傳播注入新的活力。

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科學技術在其中具有基礎性和支撐性的作用,涉農報紙是農業科技傳播的重要平臺,應緊緊抓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重要機遇,堅持“三貼近”原則,不斷創新報道手段和方法,認真履行自身的社會職責,進一步強化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功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廣農業科技創新 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OL].新華網,2012-02-01.

[2] 張歐,江 昀.大眾媒介在農村科技傳播中的作用與發展路徑[J].新聞世界,2011(4).

[3] 蔣建科,譚英,范建.媒體傳播對農業科技推廣影響及傳播效果的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欒濤,王沖.新媒體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