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園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佚名
作者:吳智明 趙春香 周俊輝
3.3設教學實習基地,進行實地講授 設施園藝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課程,利用現場教學的方法進行實地講授可起到較好的效果[4]。如介紹園藝設施的類型、結構、設計與建造等內容時,可安排在園藝教學實習基地講授,教師講授直觀,學生也容易聽懂。實踐證明,通過這種實地講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授課效率和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因設施園藝學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因此,強化實踐教學,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設施園藝課程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的特點,課程組設計了工廠化穴盤育苗、水培育苗、園藝設施類型調查、芽苗菜工廠化生產和設施園藝的生產應用等5個針對性強的實驗[6],側重對學生實驗結果的評價,將實驗過程的主要過程以多媒體形式總結和展示,對有關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結合課程內容,帶領學生參觀設施園藝企業,指導學生積極思考。將實踐性教學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課程結業時,設施農業園區規劃或者課程論文可作為考核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課程組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學校的科學創新基金項目。結果表明,這種實踐教學方法極大調動了同學對實驗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5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將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 考試是用來衡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但不能作為唯一手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尋求一種好的考核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學生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現象,而且還能在考查學生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5]。所以應對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進行改革。該課程的總評成績包括2部分:一是平時成績占30%,包括實驗技能與實驗報告、課堂講解與討論、課程總結撰寫文獻綜述等。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參考書和大量科技期刊,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與教學相關的題目寫微型文獻綜述,以此作為學生的平時作業成績。這既培養了學生綜述寫作能力,又為今后開展畢業論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讓每位學生寫一份課程總結,要求提綱式地把本門課程主要內容列出,這樣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本門課程的知識體系,便于全面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與總結能力。二是期末試卷成績占70%,在理論課筆試試卷設計上,加重主觀命題的份量,減少客觀命題的比重,同時增加試卷的給分點,考查學生知識面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總之,通過上述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方法,就可以給出每名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總評成績,而且是一門綜合成績。 6小結 在《設施園藝學》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創新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進行相應的改革,可收到較好的效果。不僅使學生對設施園藝學的相關基礎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對設施園藝產業的發展信心倍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等綜合素質,提高了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