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樹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及對策
劉偉
摘要分析了柿樹嫁接難成活的原因,總結出嫁接柿樹成活率高的最佳時期和技術方法,以為保證柿樹嫁接成功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柿樹;嫁接;成活率;影響因素;對策 柿樹屬柿科柿屬,是中國分布極為廣泛的果樹之一。柿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色澤艷麗、味甜多汁,除鮮食外,還可進行多種加工,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由于柿樹含單寧酸,易氧化形成隔離層,故嫁接柿樹苗木較其他果樹難度大[1]。盡管人們在生產中對柿樹嫁接技術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對嫁接柿樹當中的各個時期,利用各種嫁接方法嚴格把關,但其成活率仍無明顯改善。為此,筆者在近幾年工作中,通過對柿樹嫁接試驗,觀察其成活率、枝條生長情況,摸索出了柿樹嫁接的關鍵技術,使嫁接成活率達到90%以上。 1影響柿樹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1.1砧木不健壯,接穗木質化程度低 柿子樹的接穗采集,必須是在健壯無病蟲害的中、青年樹上,同時要采樹冠的東南方向和中、上部外圍枝條上的一年生枝條作接穗,這部分的枝條光照充足、發育健壯、營養貯藏多、木質化程度高、生命力強、成活率高。另外,接穗的部位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在同一枝條上,中部的成活率最高,約90%以上,下部的次之,約70%~80%,上部(即頂端)的最差,約50%~60%。再者,在剪下接穗的剪口處必須用蠟封。砧木一般選用君遷子(軟棗)或柿樹實生苗作砧木,選用粗度大于1.2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實生苗。皮下接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2.0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實生苗。 1.2嫁接的天氣條件不適宜 嫁接一般選用陰天、濕度較大、無風或微風的天氣,不能在雨天嫁接。 1.3較高的單寧物質造成嫁接成活率偏低 嫁接時首先排除柿樹本身的單寧物質,在嫁接前將所采的接穗根部放在清水中浸泡30 min后,待單寧物質自動排出一些,然后再嫁接。枝接接穗選用一年生生長充實的營養枝枝條沙藏,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芽接選用健壯飽滿芽,隨采隨接,一般在8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嫁接成活率高[2]。 1.4嫁接技術影響成活率 要求嫁接柿子樹必須速度快、時間短、技術熟練。因此,接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注意觀察,剛削開的茬是白色的,隨著時間的延長,就由白變成淺黃,再變成枯黃色、褐色,這就是單寧在空氣中氧化而成的。當茬處于白色時成活率高,反之就低。經驗證明,嫁接1個接穗,如果用l~2 min,成活率在80%以上;用2~3 min,成活率在70%以上;如果超過5 min,成活率就很難保證。接后立即用塑料條包扎接口,以防水分蒸發和與空氣接觸。 1.5嫁接后抹砧芽減少營養的無效消耗 實踐證明,不抹芽的成活率在30%左右,而勤抹芽的成活率會提高到85%以上。15 d后檢查成活率,用手輕彈葉柄,葉柄即掉,證明接芽已活;同時要耐心等待,因為有些柿子接穗發芽非常緩慢,甚至需要50 d以上。只要接穗的表皮不皺縮、不失水,就有成活的希望。嫁接后若天氣持續干旱,可在每天早上或下午5∶00左右,用葉面噴濕,以增加水分,提高成活率。待新梢長到10 cm時,在砧木貼邊插支撐柱,捆好新梢,引導向上方向生長,以防刮風刮掉新梢。若沒有嫁接成活,可進行二次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