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蔬菜生產與施肥技術
李國元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 施肥 技術
一、無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則
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應根據肥料養分狀況和各種蔬菜品種的需肥特性,科學合理的施肥。在施肥種類上應以有機肥為主,其它肥料為輔。在施肥方法上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在肥料成分上以多元素復合肥為主,以單元素肥料為輔。
1.化肥。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原則上限制施用化肥,如生產過程中確實需要,可有限量的施用部分化肥,但應該注意:一是盡量少用硝態氮肥。二是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每666.7m2應控制施用標準氮素化25kg左右。三是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有機氮與無機氮的比例為1:2為宜。四是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一個月進行。
2.有機肥。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應大力提倡施用有機肥,一般常用的有機肥主要有兩種:一是液體人糞尿。二是固體有機肥。但應指出,所有固體有機肥在施用前都應加入發酵劑經過高溫堆制發酵后方可使用。從事無公害蔬菜生產應大力提倡施用高溫堆肥。
3.生物菌肥。生物菌肥一般由多功能復合菌體和工農業生產中含氮、碳的有機廢棄物經發酵配制而成的,主要依靠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發揮其肥效,具有有機肥的長效性和化肥的速效特性。此外,生物菌肥對減少蔬菜中硝酸鹽含量改善蔬菜品質有明顯的效果,同時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團粒結構。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應積極推廣使用。
二、無公害蔬菜生產施用肥料的種類
1.化學肥料。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肥、鈣鎂磷肥、礦物鉀肥、過磷酸鈣等。2.農家肥料。堆肥、漚肥、廄肥、氣肥、餅肥、作物秸稈、綠肥等。3.生物肥料。腐殖酸類、固氮菌肥,磷細菌肥、硅酸鹽細菌肥、復合微生物肥等。4.微量元素肥料,以銅、鐵、硼、鋅、錳、鉬等微量元素及其它有益元素為主配制的肥料。5.其它肥料骨粉、氨基酸殘渣、家畜加工廢料等。
三、科學合理施肥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施肥技術,就是綜合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適宜比例和同量以及相應的施肥技術。
2.增加基肥用量,減少追肥。試驗表明,在相同基肥條件下,增大追肥用量可顯著導致蔬菜中硝酸鹽的積累,追肥使蔬菜中硝酸鹽含量提高20%以上。因此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必須施足底肥,控制追肥。
3.實行化肥深施、早施。深施覆土可以減少氮素揮發,延長供肥時間,提高氮素利用率。早施有利于作物早發快長,延長月巴效,減少硝酸鹽積累。
4.靈活施肥,因蔬菜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不同種類的蔬菜對硝酸鹽積累的敏感程度差異很大;另外,同一種類蔬菜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硝酸鹽含量也不一樣,一般在高溫強光條件下作物代謝功能旺盛,體內硝酸還原酶活力增強,進而促進了氮素代謝轉化,使硝酸鹽積累減少,反之,低溫弱光則導致植物體內硝酸鹽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