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怎樣發揮物理演示實驗的作用
郝少運
如何創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拓展學生的創造力,這是物理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重要課題。初中學生剛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習方法及抽象思維能力都還沒有形成,因而,從加強學生實驗著手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具體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并糾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錯覺,從而達到豐富學生頭腦中感性材料的儲存及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就演示實驗談以些粗淺的認識。
一、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
演示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和準備。有的教師輕視課前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結果造成演示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致在課堂上手忙腳亂,“強行”讓學生接受結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認識存在問題,對實驗教學不重視或持懷疑態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為實驗內容簡單,以前做過或曾看見別人做過;還有的是怕麻煩。這些都是演示實驗教學的大忌。教師在課前首先要準備好與實驗有關的全部儀器、材料。其次是在課前反復操作,直到熟練的地步,對于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及時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時間,注意與教學進度緊密配合。第四是教師要考慮除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還可以適當補充哪些小實驗,或對現有的實驗作必要的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蒸發吸熱這一問題時,教師可用方座支架、小燒瓶、細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燒杯等組裝一個伽利略氣體溫度計,用它來演示蒸發吸熱現象比直接用普通溫度計演示現象清晰、直觀。第五是要考慮在演示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二、操作要規范
操作規范是指教師在使用儀器、連接和裝配儀器及演示現象時動作要準確、標準。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砝碼、移動游碼必須用鑷子而不能用手;點燃酒精燈后火柴簽不能隨手扔在地上,要放在專門的廢物杯中;電路的連接應先接線路后接電源,拆卸時先斷電源,后拆線路;導線兩端接頭不是鉤、叉時要注意導線在接線柱上的繞向應同螺母旋緊的方向一致等。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規范操作,不僅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而且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良好實驗習慣。
三、要面向全體學生
演示實驗不僅要現象清楚,而且還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大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投影放大、機械放大、自制可見度大的儀器進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說明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的實驗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方法。如果直接用J2406型小磁針,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積又比較大,遮住了磁針,影響學生觀察。教師可在一塊有機玻璃板上比照條形磁鐵的大小,在其周圍均勻固定上10根細針,同時將小磁針的兩端分別涂上對比強烈的兩種鮮明的顏色,便于區分南北極。使用時將小磁針插在細針上即可進行投影演示。 四、盡量不用模型代替
演示實驗模型與演示實驗一樣,都是傳統的教學手段。
對于一些無法進行演示的物理現象如一些機器的內部結構、大型機械裝置和設備的工作過程,就可用模型來進行講解。但模型無法替代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能夠真實地、直觀地再現物理現象,而模型則不能。故教師要盡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實驗。例如在講解光的反射時,有的教師用模型來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用紙板上畫好的線條來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系,推導出光的反射定律。這樣做教師不僅講得吃力,學生也難以信服。
五、恰當的應用多媒體
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能以其靈活、生動、形象的圖形和動畫表現形式及強大模擬功能而使物理實驗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引發興趣,進而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和提高素質,通過人機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計算機這種優勢,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獨具特色。
以下這些情形覺得用多媒體展示或動畫演示效果會較好:
①抽象的物理問題,如通電線圈中磁場的模擬,飛機的升降力原理的動畫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抽象為形象。
②微觀物理問題,如原子結構,摩擦起電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微觀為宏觀,既形象又直觀。
③太快的動態物理過程(包括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物理過程),這些問題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熱運動的模擬等等。
④太慢的動態物理過程,利用動畫可加快物理過程的進行,如擴散運動中的硫酸銅和水的擴散等。
⑤圖象復雜的教學內容,如電學、光學課時畫圖例,而采用多媒體顯示圖象的功能,這可使本應花好幾分鐘的內容可在幾秒鐘內顯示于學生眼前。
⑥實物展示不方便,實驗儀器的原理介紹和某些不能做的實驗,如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把它們做成相應的動畫加以放大,這樣可很方便地面對全體學生講解,所有學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托里拆利實驗,由于水銀有毒沒法讓學生操作,通過多媒體演示就會很形象。實踐表明,這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它們的原理及其讀數方法。
六、緊跟課改的腳步
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角色應該從以往的那種“授業者”轉變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務者”。物理實驗教學也該如此,應拋棄以往的“口頭式”、“黑板式”實驗教學,改變以往“教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乏味”的現象,真正體現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正確引導學生能動腦、思考,提出問題和質疑,并能解決問題,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
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加大實驗教學改革的力度,為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