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境外承包工程國際收支統計方法研究
劉婧婕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快速發展,境外承包工程行業也逐漸發展起來,已經成為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它對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擴大產品出口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境外承包工程是集多種業務形式為一體的工程項目,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給國際收支統計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本文對甘肅省境外承包工程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并針對現行境外承包工程的外匯管理與國際收支統計方法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論文關鍵詞】外匯管理;境外承包;政策建議
一、甘肅省境外承包工程發展現狀
(一)海外市場多元化 近年來,我省境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迅速,目前業務范圍涉及亞洲、非洲、美洲、歐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在非洲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企業境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場。中國甘肅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甘肅海外工程總公司是我省規模較大的境外承包工程企業,為提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企業積極轉變思路,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先后在新加坡、加納、匈牙利、巴布亞新幾內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援、境外工程承包、技術和勞務合作、勞務輸出等業務,建成多項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援外工程和境外承包工程。中甘國際在加納、沙特、新加坡等8個國家設有7個全資子公司和1個參股公司,在阿爾及利亞、印度、埃塞俄比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駐外項目技術組和項目部,實現了區域多元化發展。 (二)業務規模擴大化 經過多年努力,我省境外承包工程規模不斷提升,大項目持續增加,工程營業額收入取得顯著成績。十年來,累計簽訂合同300余項,完成營業額超過8億美元,竣工面積160多萬平方米,派出人員近1萬余人次,境外承包工程企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我省甘肅建投集團成功跨入百億元企業行列,并連續躋身“中國建筑承包商”60強,2012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樹立了我省企業良好的國際信譽。十年前,甘肅省境外承包工程項目執行合同僅有6485萬美元,2011年,甘肅省境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已達到2.97億美元,同比增長56%,新簽工程項目39項,同比增長56%,其中合同額達1000萬美元以上新簽項目7個。2012年1-4月,我省境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達到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0%,完成營業額7901萬美元,同比增長63%,境外承包工程各業務指標均取得新的突破。 (三)經營模式多樣化 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我省境外承包工程開始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的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向技術密集型承包工程領域拓展,工程項目涉及電力行業、文化教育工程、公益設施建設、政府工程項目等,企業經營形式也由以往單一的工程項目建造安裝發展為伴隨著貨物、技術、勞務服務出口、集設計和采購、生產和加工、建筑和安裝一體化的多樣化的商業運作模式,逐步實現了國際工程承包、進出口貿易、技術與勞務合作、設備租賃、建材加工制作等業務共同發展的多元化的組織管理體系,并依托境外承包工程帶動了我省境外投資業務的發展和外向型經濟的轉型跨越。
二、境外承包工程外匯管理及統計申報中存在的問題
(一)外匯管理政策法規不全面 1.外匯管理政策分散,業務人員難以直觀了解。我國關于境外承包工程的法規條例是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27號),該條例對境外承包工程的資格申請、經營活動及法律責任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關于境外承包工程企業外匯賬戶的開立與審核、外匯資金劃轉、出口收匯核銷、跨境資金申報等涉及外匯業務的規定則分布在《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境內外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境外外匯賬戶管理規定》以及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批復文件和其他相關的外匯業務操作規程中,目前仍缺乏一個系統完整的指導性文件,對于銀行和企業業務人員來說難以直觀的了解境外承包工程的各項規定和業務辦理流程。 2.相關條款規定籠統,不便于實際業務操作。境外承包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業務,且業務內容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從工程招投標、簽訂合同、設備及物資材料采購、設計施工、工程驗收及竣工結算,很多環節都涉及到外匯資金的跨境流動和管理。而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對于境外承包工程的規定很少,對于某些具體業務應當如何審核辦理規定較籠統。如在境內、境外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及《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中只是對企業外匯賬戶的開立和投標保證金支付應當審核的單據進行了規定,在實際操作中涉及到的資金性質不止如此,但無相應的規定可查,導致業務人員無法準確進行判斷或者是審核流于形式。
(二)企業境外賬戶資金管理存在漏洞 一是對企業境外賬戶外匯監管薄弱,監測方式和手段較為簡單。《境外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境內機構應當保存其境外外匯賬戶完整的會計資料,并在每季度初15個工作日內向外匯局提供開戶銀行上季度對賬單復印件,在每年1月30日前向外匯局提供上年度資金使用情況書面說明。但企業境內及境外賬戶之間工程款劃轉頻繁,異常資金可能借該渠道流入或流出,按季度和年度通報送報表數據則不能起到事前監測的作用。二是不能及時掌握工程項目的整體進度和資金收付情況。境外承包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長、業務性質復雜、資金來往頻繁的特殊性,銀行只能在企業辦理收結匯業務時根據其提供的相關單證對該筆資金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很難真正了解工程的總體進度情況及相應的資金收付計劃,不利于對企業主體的監測。三是存在未按規定對境外賬戶開立進行備案核準或漏報、遲報統計報表的現象。根據《境外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境內機構開立境外外匯賬戶應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核批準,但企業未經外匯局核準企業便擅自開立境外賬戶并進行資金收付的現象時有發生,還有的企業未按時向外匯局報送境外賬戶資金使用情況報表,使外匯局無法對企業的境外賬戶進行監管。 (三)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存在誤差 一是現行境外承包工程國際收支統計難以與業務發展相適應。境外承包工程國際收支統計按照一年以下和一年以上的工程周期進行歸類統計,交易屬性主要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科目,但實際中收匯資金性質非常復雜,不能準確對應于現有的國際收支交易編碼,而且經常是一筆收匯既包含了工程價款,也包含著設備物資出口、技術勞務費以及設計安裝費等其他費用,在進行申報時很難合理區分資金的性質和歸屬,影響到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二是各業務系統之間的統計歸屬有所不同。一筆工程資金的收結匯在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中要按照一年以下和一年以上工程先進行區分,再按照實際資金性質進行申報,但在銀行結售匯統計系統、直接投資統計系統等其他業務系統中則是按照實際的資金性質進行統計,導致各業務系統對同一筆資金有著不同的統計歸類,影響了數據的一致性。三是境外賬戶中工程款項難以準確統計。目前境外賬戶資金只要求按期報送報表及資金使用情況說明,在款項調回境內時,則全部統計在801031-調回存放境外存款本金交易編碼項下,無法反映具體的資金性質。
(一)整合完善境外承包項下外匯管理政策法規 建議針對目前境外承包工程外匯管理政策不完善,管理手段不健全、部分條款滯后、缺乏可操作性的情況,對分散的政策法規進行梳理整合,根據境外承包工程發展現狀,改進外匯管理方式方法,細化境外承包工程資金流審核及統計申報的相關規定,制定較為具體的外匯業務操作指引,進一步加強對外匯指定銀行的指導,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 (二)實行主體監管原則,加強對企業資金流的監測 一是按照重點管理原則,對境外承包工程企業實行主體監管,主要對資金流較大,資金來往頻繁的企業進行非現場監測,利用外匯賬戶系統、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系統,對企業外匯賬戶中境外承包工程款的劃轉及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信息進行交叉比對,判斷資金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二是將企業境外賬戶信息納入到外匯賬戶系統中管理。盡快制定境外承包工程企業離岸賬戶信息報送的管理規定,明確在外匯賬戶系統中報送境外賬戶信息的方式和要求。 (三)細化國際收支統計科目,統一業務系統口徑 一是進一步完善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中的交易科目及交易編碼,不再按一年以上、一年以下對承包工程進行區分,而是按照業務類型分別在經常和資本項目下設置“境外承包工程”統計大項和細項科目,以便清楚的掌握境外承包工程資金的總體規模以及各階段工程資金使用情況。二是統一各業務系統中關于境外承包工程的統計口徑,便利數據的交叉比對,使外匯局能夠準確判斷資金性質及流向。 (四)加強與商務部門合作,實現信息交流共享 根據《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統計制度》規定,境外承包工程企業應向商務廳申請對外承包業務資格,并按要求向其報送企業境外承包工程合同簽訂、業務經營、資金使用及營業額等業務信息,基本上掌握了企業對外承包業務的第一手資料。外匯局應加強與商務部門的交流合作,充分實現統計數據的共享,使商務部門的統計數據成為外匯業務部門跨境資金流動管理及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