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剖腹產后哺乳期人工流產患者術前心理狀況評估及護理對策
黃小燕
【摘要】 目的 探討剖腹產后哺乳期人工流產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況,為心理支持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讓患者在人流術前24~72h自評,根據指導語提示不記名獨立完成評定。結果 40例患者的SAS、SDS總分均值分別與常模比較,P<0.01,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結論 剖腹產后人工流產患者在人流術前會出現焦慮和抑郁,應對她們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支持。 【關鍵詞】 剖腹產后人工流產 心理評估 護理 近年來,由于剖宮產逐年上升,疤痕子宮再次妊娠而要求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婦女也逐漸增加,人工流產是指妊娠10周內用人工的方法終止妊娠,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然而對于人工流產患者是一個應激。意外懷孕作為應激事件本身對剖腹產后人工流產患者是一種身心刺激,無可奈何接受具有痛苦的手術,無疑對患者來說又是一刺激,面對應激,剖宮產后人工流產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況如何,筆者對40例剖腹產后哺乳期人工流產患者術前進行了心理問卷調查,并提出護理對策。 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2009年1—10月來我院婦產科門診剖腹產后哺乳期內行人流術者40例,年齡20—39(24.8±0.59)歲均已婚,文化程度小學—本科,高中以下低學歷22例,中專以上為高學歷18例。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2份量表均由20條目組成,分為4級評分,讓患者在人流術前24—72h自評,根據指導語提示不記名獨立完成評定,采用流計軟件SPSS10.0對資料進行處理。 結果 40例剖腹產哺乳期人工流產患者SAS、SDS分值及常模比較見表1。 表1 40例剖腹產后哺乳期人工流產患者SAS、SDS分值與常模的比較(X±S)
注:SAS常模n=1158,SDSn=1340 表1可見:40例患者的SAS、SDS總分分別與常模[2-3]比較,P<0.01,22例低學歷組,18例高學歷組的SAS、SDS總分分別與常模比較,P均<0.05。 討論 1、焦慮狀態及相關因素 焦慮是個體在對一個模糊的非特異的危險作出反應時所經受的不適感和自主神經激活狀態,是一種與環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表現為心悸、頭暈、聲音發顫或音調改變、坐立不安、尿急、尿頻、易激動、哭泣、思維中斷等。表1顯示40例患者術前都有焦慮,以低學歷組分值較高,因為她們文化水平低,對人流術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