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治療腋臭的臨床療效和護理體會
謝松梅 曹玲 趙莉娜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治療腋臭臨床療效和護理措施。方法 腫脹麻醉下,取腋毛區中部沿腋下皮膚皺褶線橫切口2.5~3.0 cm,剝離真皮與脂肪層至腋毛區邊緣0.5~1.0 cm,刮除附著于真皮的脂肪球,破壞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組織,直視下剪除殘留的脂肪組織、汗腺組織等,直至皮瓣呈淡紫色。用彈力繃帶“8”字形加壓包扎。術前予以心理護理,術中陪護,術后監護患者全身及術區情況、指導注意事項、每天換藥,出院健康指導。結果 180例腋臭手術患者,術后6個月觀察療效,治愈127例,有效49例,無效4例。術后發生局部壞死2例,皮下血腫6例,皮脂腺、毛囊感染1例。結論 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集皮下搔刮術和皮下修剪術之優點,是一種創傷小、療效確切、并發癥少的腋臭治療方法。合理的護理可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腋臭; 小切口;皮下搔刮術;皮下修剪術;護理
腋臭臨床常見,具有遺傳傾向,影響著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目前治療方法繁多,分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從療效出發仍首選手術治療[1]。2004年4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治療腋臭180例,現將療效和圍術期護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180例,男63例,女117例;年齡18~43歲,平均27.3歲;有家族史者108例。重度(不脫內衣在0.5 m以外可聞到氣味者)54例,中度(裸露腋部在0.5 m以外可聞到氣味者)85例,輕度(用手擦拭腋部或裸露腋部0.5 m以內可聞到氣味者)41例。20例曾行激光治療,16例行局部注射藥物治療,153例曾用過除臭劑。
1.2 病例選擇 所有患者均要求手術治療,并符合以下條件:①無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疾患;②腋窩無手術史、淋巴結腫大、濕疹及局部化膿性感染;③術前檢查血常規、出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正常;④女性避開月經期。
1.3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屈肘抱頭,備皮,用亞甲藍溶液標記手術范圍(腋毛外緣1.0 cm)和手術切口(腋毛區中部沿腋下皮膚皺褶線橫切口2.5~3.0 cm),常規消毒鋪巾,用0.5%利多卡因(含1/10萬U腎上腺素)局部麻醉,使術區組織堅實、腫脹[2]。切開皮膚,深達真皮與脂肪層交界處,充分刮除附著于真皮的脂肪球,破壞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組織,直視下用彎式眼科剪仔細剪除殘留的脂肪組織、汗腺組織等。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溶液沖洗創面后,縫合切口。于切口下端向腔洞內置一皮片引流,碘伏消毒術區,多層無菌紗布均勻覆蓋,用自粘繃帶肩關節“8”字形加壓包扎。抗生素應用。
1.4 護理 術前予以心理護理,術中陪護,術后監護患者全身及術區情況、指導注意事項、每天換藥,出院健康指導。
1.5 療效判斷標準[3] 治愈:術后1~3個月,未清洗條件下活動出汗后患者裸露腋部,緊靠腋下聞不到特征異味。有效:距腋窩0.5 m處未聞及異味。無效:距腋窩0.5 m處聞及異味。
2 結 果
2.1 療效 180例患者,治愈127例,有效49例,無效4例。重度54例,治愈21例,有效29例,無效4例;中度85例,治愈67例,有效18例;輕度41例,治愈39例,有效2例。
2.2 術后并發癥 180例患者術后發生局部壞死2例,皮下血腫6例,皮脂腺、毛囊感染1例。
3 討 論
3.1 手術 腋臭由于腋窩部大汗腺增多,分泌亢進,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機物被皮膚附生的細菌分解后,產生揮發性不飽和脂肪酸,釋放出特殊臭味[4]。因此,徹底去除或破壞大汗腺是治療成功的關鍵[5]。目前較好的手術方法有皮下搔刮術和皮下修剪術,但各有其不足之處[1]。我們采用的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集兩者之優點,直視下剪除殘留的脂肪組織、汗腺組織等,目的是切除、破壞大汗腺及其導管,阻斷其分泌物的排出,從而徹底治療腋臭,手術后并發癥少。 本術式的特點是:①局部麻醉,創傷小,切口隱蔽。②術中易分離,皮瓣血運好,愈合快,并發癥少。③搔刮和修剪了腋毛區及鄰近1.0 cm內的大汗腺,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臭味和減少復發的可能。④也適合于曾行藥物注射、激光、微波等治療復發者[5-6]。
3.2 護理體會
3.2.1 心理護理 腋臭患者大多數是青年人,社交廣泛,非常注重形象,由于腋臭散發的異味,患者常有自卑、憂郁,對手術的期望值高,要求迫切。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講解,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狀態,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護士應為患者保守醫秘,減少其后顧之憂。
術前護士應詳細告知患者手術原理、方法、過程,手術時間,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手術所能達到的效果,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用藥史,體格檢查,排除患者瘢痕體質,交代患者手術前一日沐浴并穿著對襟寬松衣服。
3.2.2 術中護理 術中護士始終陪伴在患者身邊,及時與患者溝通,解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對術中某些步驟與現象給予必要的解釋,確?;颊甙踩?。
3.2.3 血腫的預防 術后腋窩部敷料用彈力繃帶“8”字固定,使上肢輕度外展,盡量保持雙手下垂緊貼腋下。術后24~48 h拔除引流皮片排盡積液。
由于術中可能部分止血不徹底,術后上肢活動過多,不當活動如打電腦、洗衣服、跑步等,可并發皮下積血、積液。護士應告知患者手術當日勿穿套頭的衣服,教會患者正確穿衣、洗臉、梳頭等,避免雙臂上舉及劇烈運動。
3.2.4 切口護理 如果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或有血腫積液的形成,再加上術后護理不當極易造成切口感染??伸o脈輸注抗生素3~5天,避免出汗,不能沐浴,保持切口干燥,慶大霉素濕紗布覆蓋切口,每天堅持換藥,7~10天拆線。
3.2.5 健康指導 囑咐患者術后2周內穿寬松對襟的開衫,1個月內盡量少做上臂伸展及重體力勞動,以減少術后出血,防止皮瓣松動、錯位。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定期隨訪,給予健康指導。
【參考文獻】
[1] 王文俊,王曉英,鄭世花,等.三種手術方法治療腋臭的臨床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2):148-149.
[2] 陸 新,周君芳,茅東升,等.腫脹麻醉下剪刮治療腋臭[J].皮膚病與性病,2006,28(2):38-39.
[3] 徐樹平,朱丁峰.微波治療孤臭196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1,34(4):297.
[4] 楊國亮,王俠生.現代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156-160.
[5] 石國光.兩種腋臭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皮膚病與性病,2006,28(2):36-37.
[6] 繆澤群,宋 韜,鄭楷平,等.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術治療腋臭[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