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兒童保健現狀、需求及模式探索

佚名

作者:郝小平 牛建華 賈麗芳

【摘 要】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全社會對兒童保健越來越重視,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己經得到了認可。新的兒童保健工作模式由過去傳統的兒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發展為目前服務內容更為廣泛的局面。然而回顧汾陽市近兩年來兒童保健工作的有關資料,對照年度工作目標及考核細則逐項對照、分析。發現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程度較高,而基層兒童保健醫生不僅數量少,而且年齡結構偏大,同時受特定社會因素的影響,導致兒童三級保健“網底”工作不力、功能薄弱。重視兒童身體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進一步開拓創新,更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模式,擴充新的工作內容,開展新業務,建立專業的適合當地經濟文化水平的兒童保健服務機構迫在眉睫。

【關鍵詞】 兒童保健 現狀 需求 模式

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兒童保健工作應該始終貫穿其中,在兒童發育的連續動態變化過程中,將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新的兒童保健模式打破了以往單純的稱稱量量以及打預防針等簡單工作,而成為一門多學科、跨學科的年輕邊緣性學科。

然而我們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各級各類醫院及社區服務站的兒童保健工作幾乎處于停滯狀態,不能很好的對下一代進行兒童保健服務,不利于當地兒童更加健康的成長。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本研究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汾陽市各級醫院所開展的兒童保健工作進行了調查,了解經濟欠發達地區各級醫院及社區服務站的兒童保健服務現狀,并對汾陽市城區及農村0~14 歲兒童家長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兒童保健的需求程度,從而為建立經濟欠發達地區兒童保健服務模式提供科學依據。

1 方法

1.1 目前汾陽市各級醫院所開展的兒童保健工作調查

采用整群分層抽樣調查的方法,對汾陽市各級醫院、衛生所、社區服務站,依據醫院等級進行分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進行橫斷面調查,了解經濟欠發達地區各級醫院及社區服務站的兒童保健服務現狀,為完善兒童保健服務的內容提供科學的依據。

1.2 對汾陽市城區及農村0~14 歲兒童家長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了解兒童保健需求程度。采用整群分層抽樣調查的方法在農村、城鎮及市區抽取0~14 歲兒童家長各300 人,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兒童保健需求程度。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用SPSS12.0 軟件包進行統計,配對t 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x2 檢驗、秩和檢驗做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本地區兒童保健工作現狀介紹

2.1.1 調查范圍

17 個行政村、4 個居委會,0~14 歲兒童家長300 人,7 歲以下兒童3075 名,其中常住人口2563名,流動兒童512 名。1 家三級醫院,2 家二級醫院,2 個鎮衛生所,17 個村衛生所,4 個社區服務部,5 所托幼機構。

2.1.2 兒童保健隊伍結構

三級醫院保健醫生2 名,二級醫院保健醫生2名,鎮級兒童保健醫生2 名,村級兒童保健兼職醫生55 名,中專文化11 名,初中文化44 名,兒童保健醫生平均年齡為48.5 歲。

2.1.3 兒童保健經費來源

村級公共衛生事業經費來源一直由鎮級財政部門代收,按照每人每年0.8 或0.9 元收取,全鎮大約每年收取7 萬元左右,下發給每位村級兒童保健醫生每人每年不到1500 元。

2.1.4 2008、2009 年嬰幼兒系統管理

7 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分別為98.85%、98.40%;嬰幼兒系統管理率分別為96.12%、90.40%;產后訪視率分別為81.42%、85.66%;預防接種率分別為96.42%、98.83%;4 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分別為80.96%、81.49%; 齲齒檢查率分別為60.42%、65.99%;視力檢查率分別為51.96%、55.96%;聽力檢查率分別為1.90%、1.85%;營養指導率分別為13.76%、14.97%;早期教育咨詢率分別為4.12%、4.95%;智力檢測率分別為1.02%、1.14%;心理咨詢率分別為0.47%、0.51%。體弱兒管理:貧血發病率分別為15.10%、14.85%;營養不良發病率分別為2.30%、3.40%;佝僂病發病率分別為4.70%、3.90%。嬰幼兒死亡率監測:嬰幼兒死亡率分別為 0.00%、5.22%;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 6.23%、13.05%。新生兒疾病篩查:①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篩查率分別為64.18%、71.64%。可疑患兒召回率分別為98.12%、99.23%。② 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分別為81.50%、81.20%。

2.1.5 社區兒童保健需求

調查前1 月,兒童因患常見病到市級醫院就診的占64.86%,到鄉衛生院就診的20.37%,在診所就診的10.40%,未就診的4.37%。有30.35%的家長因兒童患病請假。家長提出的兒童健康服務需求依次為早期教育咨詢占56.73%,常見病預防咨詢占55.20%,社區家庭保健占48%,智力測定占42%,心理咨詢占31.47%,營養咨詢占28.43%,60.41%的家長對目前醫療保健機構提供的兒童保健服務不滿意。

2.2 本地區兒童保健工作現狀分析

2.2.1 人口流動頻繁,管理難度加大

隨著本地區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外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多,這部分人群居住、停留時間不定,特別是嬰幼兒流動性更大。按照兒童保健有關管理細則規定兒童流入3 個月就必須建卡,如流動兒童在本地區居留超過3 個月沒有建卡,則影響建卡率;如超過3 個月該兒童剛建卡就隨父母遷居異地,又注銷不及時,同樣會影響管理率。

2.2.2 政府投入不足,兒童保健隊伍不穩定

調查范圍內8 萬多人口僅有2 名專職兒童保健醫生,村級兒童保健兼職醫生為每村1~3 名。而絕大部分兒童保健兼職醫生文化素質較低且年齡較大,基本不能勝任這一工作。造成這一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兒童保健工作人員收入不高[1-2]。

2.2.3 本地兒童保健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本地區經濟薄弱,領導對兒童保健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本地區嬰幼兒系統管理率、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僅僅達標。兒童保健服務與管理沒有由過去的國家全包經費、政府規定服務內容、社會包組織管理、兒童保健機構包服務的格局向多渠道經費來源、多方位組織管理、多機構參與服務、多元化服務內容的新格局轉變。 2.2.4 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迫切

群眾接受、享用兒童保健服務與管理的意識由非主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變,接受保健服務的人群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眾多家長渴望對疾病的病因、發生、發展、愈后、治療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因而和醫生面談的時間更長,并且兒保就診人群大部分知識層次高,他們從各種途徑獲得部分醫學信息,希望進一步來醫生這里得到科學解答,他們迫切希望兒保醫生能做出耐心細致的解釋以及科學的分析與判斷。

2.2.5 現行的保健服務機制配置不合理

長期以來重醫輕防,對疾病診治的醫療和服務內容配置齊全;而預防控制醫學的配置和服務內容均有缺憾,即使綜合實力較強的婦幼保健院的兒保科,也不能涵蓋兒童保健服務的全部內容,按地理劃分、以方便為主的區級婦幼保健院,大部分無高級保健服務配置。目前,兒童保健服務配置不但沒有給人們自由選擇的機會,還給醫生帶來很大壓力,比如:家長要求保健機構提供在兒童成長的每一關鍵階段之前,能夠得到專業醫生的提前指導等“前瞻性”的、主動性的保健服務,因沒有相應的醫學配置,這種高層次的保健服務有時無力為之。

3 對策

3.1 加大兒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傳力度運用媒體、板報等宣傳陣地,加大兒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加強對本地區內托幼機構監督管理,給予衛生保健業務指導,協同有關教育部門做好嬰、幼兒早期教養工作。

3.2 加大在職人員業務培訓和管理

積極爭取政府基金投入,加大在職人員業務培訓和管理[3]。以送出去,引進來的辦法,把一些自愿從事兒童保健工作的年輕人加以培養,讓他們能在一定時間內勝任兒童保健工作,并選擇完善的激勵機制,每年度對他們進行業務考核,對成績優秀者加以表彰,對成績不理想者應督促其及時加強業務學習,從而確保基層三級保健“網底”功能,穩定“網底”隊伍建設。

3.3 建立、健全網絡化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網絡化管理機制,及時準確地傳輸各種工作數據,并能對傳輸的數據進行核實、反饋[4]。

3.4 適時開展兒童保健服務活動

適時開展兒童保健服務活動,培養兒童養成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習慣。可利用“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全國母乳喂養周”、“全國愛眼日”等節日對兒童進行保健知識的宣傳,并利用“六一”兒童節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和健康體檢。讓孩子們樂于參加,能主動配合[5-6]。

3.5 需引入新的兒童保健工作模式

由過去傳統的兒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發展為目前服務內容更為廣泛局面,包括兒童生長發育,行為發育,精神發育,心理、智力、腦發育及語言發育,睡眠障礙、學習障礙、兒童多動障礙、行為問題,鉛中毒及飲食問題等。兒童保健有了新的視點,新的熱點,所關注的疾病應該有顯著的變化。

3.6 急待專業的兒童保健機構

兒童保健有個體的,有群體的,尤其在亞健康人群里有眾多的健康問題需要解決,如健康咨詢、營養指導、健康教育、優生優育、早期教育、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診治。我們現在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重視兒童身體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進一步開拓創新,更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模式,擴充新的工作內容,開展新業務,建立專業的兒童保健服務機構。

總之,基層兒童保健工作涉及面廣、基礎薄弱、功能薄弱,要想做好這一工程,需要政府及多方面的人力、物力參與。

[1] 劉湘云,陳榮華.兒童保健學[M].3 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49-349.

[2] 曹務蓮.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1):167-168.

[3] 丁雪莉. 淺談如何開展兒童保健工作[J]. 醫學導刊,2008,4(4):36.

[4] 曹務蓮.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心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1):174.

[5] 韓昔陽.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3):128-129.

[6] 李珂.撫順市 2008 年集體兒童健康體檢情況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3):113-11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