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監測
韓冰
【關鍵詞】 兒童 保健門診 嬰幼兒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監測
兒童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疾病,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貧血可導致體格及智力發育障礙,免疫力低下,繼之并發多種疾病。對其發病原因和相關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本文對443名健康嬰幼兒進行缺鐵性貧血患病情況分析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選擇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出生,在本院兒童保健門診接受系統管理的443名兒童健康嬰幼兒,其中男245名,女198名。6個月~1歲健康嬰幼兒257名,1~2歲年齡組186名。
2.系統管理方法:接受系統管理的嬰幼兒,按照《北京市兒童保健記錄》內容,分別在3、5、8月、1歲、1歲半、2歲時接受健康體檢及血液檢查。
3.血紅蛋白濃度檢測:分別在兒童3、8月及1歲半檢查時,采集左手無名指末梢血液20 μg,應用多項目自動血球計數儀(型號KX21N,執信公司)進行常規血液檢查。按照兒科學規定的診斷標準,0~2歲Hb<110 g/L,平均紅細胞容積<80 fl,平均血紅蛋白含量<26.0 pg,平均血紅蛋白濃度<0.31,排除其他原因貧血后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4.輔食添加調查:在測定的同時詢問家長給嬰兒添加蛋黃、米糊、菜泥、肝泥、肉泥等食品的月齡。在4~6個月添加上述食品為輔食添加及時。
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1.貧血檢出率:嬰兒6個月~1歲齡貧血檢出率22.57 %(58/257),1~2歲檢出率9.8 %(18/186),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62,P<0.01)。 6個月~1歲男女嬰貧血檢出率分別為27.19 %(31/114)和23.89 %(27/113),1歲~2歲男女嬰貧血檢出率分別為9.90 %(10/101)和9.41 %(8/85),同年齡組男女嬰檢出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喂養方式與貧血檢出率的關系:6月~1歲時純母乳喂養兒貧血檢出率29.61 %(45/152),非純母乳喂養貧血檢出率為12.38 %(13/1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4,P<0.01);及時添加輔食的貧血患病率為17.55 %(33/188),不及時添加輔食的貧血患病率為36 .23 % (25/69),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08,P<0.01)。
討論
小兒生長發育快,出生后的第一個生長突增高峰在1周歲內,到1周歲體重為出生時的3倍,血容量也相應增加約3倍,而血紅蛋白增加2倍。血液的增加同時需要各種造血原料的充分供應,然而1歲內嬰兒由于咀嚼和消化功能還不完善,飲食較單純,鐵的攝入相對不足,容易引起貧血。本次調查443例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檢出率為17.16 %(76/443),其中6個月~1歲組檢出率為22.57 %(58/257)明顯高于1~2歲組。
是否及時添加輔食與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有關。人乳含鐵量極小,每升僅含1.5~2.0 mg,嬰兒出生時儲備在肝臟的鐵到5~6個月也已基本耗竭,因此,如果嬰兒6個月時沒有開始添加輔食,特別是富含鐵質的蛋黃、動物血、鈣質、魚肝油等,造成鐵攝入不足,機體內儲存的鐵被用盡,就容易使嬰兒機體內鐵儲存不足而引起貧血。在本次調查中發現,8個月組貧血嬰兒大部分未能及時添加輔食或喂養不合理。由此可見,喂養方式的不合理對0~1歲組嬰幼兒發病率有顯著影響。
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不僅營養豐富,容易被嬰幼兒消化吸收,而且還含有多種免疫物質,這些物質可以保護嬰幼兒不易患病,從而減少體內鐵的流失。母乳中含有乳鐵蛋白有利于嬰兒對鐵的吸收。
2歲內嬰幼兒消化功能發育尚不完善,感冒或腹瀉可使小兒的食欲減退,胃腸道吸收功能降低,導致鐵的攝入不足和吸收減少,患感冒和腹瀉的幾率增高,這些疾病又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從而增加患缺鐵性貧血的機會。
合理飲食是預防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手段,對基層人員培訓以及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做好家庭和兒童集體機構的營養知識指導,開展健康教育營養知識宣傳,傳授輔食添加、平衡膳食的知識,改善不合理膳食結構,正確添加輔食,是保證各種營養供給、促使嬰幼兒健康成長的有效措施。嬰兒期喂養以母乳喂養為最好,其次是配方奶粉。維生素C能加強鐵的吸收,因此,嬰兒4個月后應開始添加米粉、果汁、菜泥、蛋黃等。到6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肝泥和肉泥,幼兒期時要注意偏食的問題。
營養性貧血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營養性貧血是最常見的全球性營養缺乏病,其中缺鐵性貧血最常見于嬰幼兒期,尤其是6個月~1歲的嬰幼兒。研究表明,鐵的缺乏對發育中兒童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削弱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還可引起聽覺傳導通路的周圍損害,2歲以下缺鐵兒童在協調和平衡上存在障礙,小兒早期的缺鐵性貧血與認知發育遲緩有關。因此,預防小兒營養性貧血是兒童保健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統計表明,8月齡、1歲半貧血檢出率差異有顯著性,說明兒童保健門診開展兒童系統管理,如針對性地開展喂養指導和保健知識宣傳,能夠及時發現小兒貧血,顯著降低貧血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