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后腹腔轉移1例的整體護理
佚名
作者:何佳,王建梅,茹海霞,柳海濱
【摘要】 胃癌晚期術后伴腸梗阻患者,開腹探查示腹腔廣泛散在轉移,探查術后切口裂開。患者身體虛弱,病情較重,合并癥較多非常痛苦,認為死亡將至產生絕望心理,故表情淡漠、情緒低迷。心理護理是病人恢復治療信心的重要一環,生活護理伴隨病人的整個治療過程,對病人的康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胃癌術后;腹腔轉移;切口裂開;護理
胃癌是我國目前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為消化道惡性腫瘤之首[1]。胃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術后積極化療,防止轉移。晚期胃癌術后轉移的病人,整體護理對疾病的預后起著重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男,52歲, 胃癌術后10個月余,術后行化療6次,近段時間出現腹痛、腹脹、嘔吐、排氣停止等癥狀,門診以“胃癌根治術后,不完全腸梗阻”收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3℃,脈搏84次/min,血壓120/100mmHg,發育正常,營養差,半臥位,神志清楚,查體合作。輔助檢查:腹平片示小腸不完全腸梗阻。
1.2 治療方法 置胃管,持續胃腸減壓,補液、抗炎及對癥治療。病情反復、發熱10日余,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及小腸側吻合術。術后診斷:腹腔內癌癥廣泛散在轉移。因病人身體虛弱及腹腔內大量腹水,術后切口裂開,立即在局麻下行腹腔引流術、清創縫合術。術后禁食、抗炎、加強全身營養支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等治療。
2 護理
2.1 全麻術后護理 病人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立即吸氧。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情況的變化。全面觀察各種管路情況,注意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密切注意傷口敷料外觀滲出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及時處理。
2.2 各種管路的護理
2.2.1 胃腸減壓管的護理 定期更換胃腸減壓管,選擇質地柔軟、內徑大的胃管。膠布固定防止滑脫,并注意膠布處皮膚的護理,定期用松節油擦拭皮膚,利于病人舒適美觀。準確記錄胃腸減壓引流液的量及性質,早期引流量較大,隨著病情的好轉,胃腸減壓引流量逐漸減少,變得清晰。引流量的多少反映腸道的通暢程度,準確記錄便于醫生制訂治療方案[2]。
2.2.2 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引流管易選擇質軟可彎曲、表面光滑、不易斷裂、對組織刺激性小的硅膠管。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扭曲、受壓。還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部位,避免移位或變換體位時脫出。保持引流管與傷口接觸部位的清潔,以防傷口感染。引流瓶位置應低于腹壁穿出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引流物逆流而造成腹腔感染。同時要重點觀察引流物的顏色、性質和量,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引流停止24h后拔除引流管[3]。
2.2.3 尿管的護理 每天更換尿袋,定期更換尿管。保持管道通暢,防止尿液倒流,造成逆行性感染。每天用0.1%新潔爾滅棉球擦拭會陰,生理鹽水沖洗膀胱各2次,以防止尿路感染。記錄尿量,每4h定時放尿,每次放尿不超過1000ml。拔尿管前須訓練病人自主排尿。
2.3 切口裂開的護理 保持傷口敷料干燥、固定,協助病人咳嗽,用力咳嗽時需保護好切口,由腹部兩側向中間擠壓傷口。協助病人排痰,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采取霧化、吸痰措施,防止呼吸道感染。
2.4 術后一般護理 術后注意定時翻身叩背,更換體位,因病人較虛弱,各項操作要輕柔。保持床鋪整潔、干燥,防止褥瘡的發生。鍛煉肺功能,防止術后肺不張,鼓勵病人間隔1~2h深呼吸4~5 次,最后一次深吸氣后屏氣2~3s。患者長期臥床代謝減慢出現陰囊水腫,首要保護好陰囊皮膚防止擦傷,再用柔軟棉墊墊高陰囊,以利消腫。觀察下肢血運,幫助病人定時活動下肢,做肌肉的縮放練習,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注意肢體功能恢復的練習,以利傷口愈合和增強病人的抵抗力。
2.5 發熱護理 炎性發熱時,遵醫囑給予患者靜脈輸抗炎藥物。腫瘤性發熱:38℃以上,遵醫囑給予吲哚美辛納肛。38℃以下,遵醫囑給予溫水擦浴。用毛巾蘸32℃~34℃溫水,擦拭前額、頸部、四肢、腰背,擦至腋窩、肘窩、腘窩、腹股溝等處稍事停留,以促進散熱。全過程不超過20min,并注意保暖。
2.6 口腔護理 由于患者留置胃管、長期禁食、加上持續發熱導致口腔唾液分泌減少。pH值常偏酸性利于細菌生長繁殖,易引起口腔潰瘍[4]。因此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給病人做口腔護理2次,以保持口腔清潔,減少感染機會。同時注意觀察口腔黏膜變化,潰瘍時遵醫囑給予冰硼散涂于患處。
2.7 飲食護理 術后禁食期間,根據病情給予靜脈補充脂肪乳、電解質及補液,輸血漿以糾正貧血,輸人血白蛋白以糾正低蛋白血癥,給予精氨酸調節代謝酸堿度。病人通氣后,拔除胃管,開始進食由流食、半流食向普食過渡。指導病人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速度不宜過快,避免進食產氣、生冷、過硬、易引起便秘的食物。進食過程中如有異常,立即停止進食。飯后須臥床休息20~30min,以免發生飯后傾倒綜合征。
2.8 心理護理 患者身體虛弱,病情較重,合并癥較多非常痛苦,認為死亡將至產生絕望心理,故表情淡漠、情緒低迷。首要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其次耐心細致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1)取得患者的信任,用親切的態度和充滿愛心的話語安慰病人,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有效解除患者心理痛苦。(2)消除患者術前焦慮情緒,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的醫療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病情。介紹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3) 調動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介紹康復案例,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疏導患者的情緒。(4)采用音樂放松療法減輕病人痛苦,國內外研究表明,傾聽溫馨的音樂能緩解交感神經的過度緊張,達到宣泄感情、放松的效果。因此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喜好,選擇適合的音樂定時播放,結果不僅放松了患者的精神,幫助了入睡,還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接受了治療。(5)細致耐心地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要求家屬在精神上體貼、安慰、鼓勵病人,在生活上細心照顧,使病人身心愉快,早日康復。
3.9 出院指導 生活規律保持愉快心情,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防止感冒。合理飲食,注意少食多餐,進食速度不宜過快,食用富含維生素A、C、E的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可改善便秘。指導家人做好生活護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病人可以用聽音樂的方式,緩解不良情緒,保持愉快心情。按時用藥定期復診,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心理護理是癌癥晚期病人恢復治療信心的重要一環,生活護理伴隨病人的整個治療過程,對病人的康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