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胸術后PCA鎮痛的護理體會
陳莉萍
PCA鎮痛又稱自控鎮痛,由于胸部手術創傷大,手術后合理應用鎮痛泵不僅能解除病人痛苦,而且能明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為病人術后早期康復創造了條件,但同時也可以引起呼吸抑制,血壓下降,惡心、嘔吐等。針對這些副作用,我們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重點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避免了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
1 鎮痛泵導管的護理
開胸手術一般在胸部或腰部硬膜外腔置管。術前或麻醉前給病人置入硬膜導管,并固定導管位置,術中即開始用藥。這種泵袋內藥液能很快進入病人體內,并在最短時間內發揮功效。常用的藥物屬阿片類有:0.125%布比卡因5ml/h; 0.125%布比卡因和3-5mg/ml芬太尼混合液等。
病人術后回房將鎮痛泵固定于床單上,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出,在協助病人翻身時,不要牽拉泵的管道,防止導管脫落,同時向病員說明鎮痛泵的目的。
2 嚴密觀察鎮痛效果
術后經常給病人進行疼痛評估,若疼痛效果欠佳時,調節鎮痛泵,增加輸入藥液量,必要時與麻醉科聯系,調整劑量。麻醉鎮痛藥對生命體征有一定抑制,在保證完善鎮痛前提下,盡可能減少藥物用量。
3 生命體征的觀察
麻醉鎮痛藥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機體的痛閾提高,產生呼吸抑制,血壓下降,脈搏減慢。所以每30min觀察生命體征一次,術后12h病情穩定后,采取半坐位來減輕對呼吸的影響。監測SPO2有無下降,應保持在90%以上,脈搏保持在60次/min以上,收縮壓不低于60mmHg。24h病情穩定后,生命體征監測可適當延長時間。
4 咳嗽、排痰的護理
開胸術后的病人咳嗽、排痰對預防并發癥非常重要,麻醉鎮痛藥可引起咳嗽乏力,鎮咳等。因此,要求術后每1—2h協助和鼓勵病人咳嗽、咳痰,每4—6h霧化吸入一次,同時備好吸痰器。
5 惡心、嘔吐的護理
阿片類藥物可興奮延髓中樞,胃管刺激咽部加重了惡心、嘔吐,嘔吐時導致吻合口張力增加,誘發吻合口瘺。當病人惡心、嘔吐時,囑其張口呼吸,同時注射胃復安10mg,有良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