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
申小靜
【摘要】目的 觀察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療效。方法 對臨床診斷為子宮內膜炎的8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4例采用采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中藥灌腸結合抗生素對癥治療,對照組40例采用頭孢曲松鈉、甲硝唑液、酚磺乙胺注射液治療對比觀察。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為77.5%,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 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西藥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純的西藥組。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西藥治療,收到更好更徹底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中藥灌腸 西藥 慢性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多發于婚育齡期婦女,此病多見于分娩、流產、手術產后或宮腔內手術操作及經期性生活之后[1]。近年來由宮腔內手術操作增多等多種因素影響,使得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和生育,近年來,筆者運用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本病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84例均系本院2008年~2010年門診和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4例,對照組40例,年齡20~39歲,平均31.6歲。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
⑴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伴下腹墜脹、腰部酸痛、白帶異常。⑵ 病理學檢查:可見子宮內膜間質內有大量漿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⑶ 排除婦科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結核、息肉等病變。
2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⑴灌腸方:大血藤、野菊花、敗醬草、丹參、路路通、皂刺各30g,三棱、莪術、桂枝、赤芍各20g、水蛭、金銀花各15g、每劑水煎2次,兩次共取得藥液150ml。患者取側臥位,將肛管緩慢地從肛門插入直腸12~15cm,灌腸壓力要低,灌腸袋距肛門不超過25cm,速度70滴/min左右,每次灌入藥液75ml,藥液溫度37~40℃;灌腸后讓患者靜臥40min,以利藥液在腸管內充分吸收。并給予盆腔炎治療儀治療(ZPZ-5型智能式盆腔炎治療儀)。保留灌腸每日一次,每15天1療程(每月行1個療程),一般治療3個療程。⑵同時在月經的第3-5天配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頭孢曲松鈉2.0g。甲硝唑液500ml。用法:1d1次靜滴。
2.2 對照組 單純采用西藥。 ⑴0.9%氯化鈉250ml加頭孢曲松鈉2.0g。⑵甲硝唑液500ml。用法:1d1次靜滴。
兩組均采取治療三個月經周期即三個療程。
3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痊愈:治療3個療程藥后,經期經量恢復正常,下腹墜脹痛消失,陰道分泌物之量、色、氣味恢復正常;婦科檢查子宮體無壓痛;病理學檢查結果正常;1年內不復發。顯效:治療3個療程后,經期經量恢復正常,伴隨癥狀部分消失。有效:藥后3療程后經期經量恢復正常,伴隨癥狀減輕。無效:治療3個療程,上述諸癥及體征無改善。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療效比較
總例數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組 4424 15 3 2 95.45
對照組 4011 17 3 9 77.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上表可知,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結合抗生素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的抗生素治療,治療組痊愈24例,顯效15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95.45%;而對照組痊愈11例,顯效17例,有效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7.5%。對子宮內膜炎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其治愈率較西藥組治療效果更好。
4 討論
慢性子宮內膜炎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病,主要病變為子宮內膜基底層慢性炎癥改變。大多因為流產或分娩后,少部分胎盤、胎膜殘留于宮腔,子宮內膜上皮未能及時修復,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出現的創面感染,女性在多次人流后,子宮內膜相關疾病發生率明顯升高[3];也有些病例因經期同房、或平時性生活不潔而至;還有一些病例因急性子宮內膜炎治療不當或不及時而形成的。西醫在治療時多采用抗生素,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完全治愈率低,且療程較長,反復發作。本病屬于中醫“月經不調”、“帶下病”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經期或產后胞脈空虛,濕毒、濕熱之邪乘虛而入,邪毒長期客于胞中,胞宮胞絡氣機受阻,氣滯血瘀,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以致月經量明顯增多或經期延長,有時可見帶下量多。治療上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引用活血化瘀藥保留灌腸經腸粘膜吸收可直達炎性病變部位,增強盆腔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改善血流變,并促進局部炎性滲出物的吸收,方中大血藤、野菊花、金銀花、敗醬草、清熱解毒,除濕止帶化淤止痛。丹參、三棱、莪術、桂枝、赤芍、水蛭、路路通、皂刺溫通經絡、活血散瘀,消腫。諸藥相合,治愈率較西藥治療效果更好。對子宮內膜炎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了致病菌的同時,結合中藥保留灌腸,更有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退,臨床觀察顯示中藥灌腸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具有明顯優勢。針對病因合理選擇西藥治療的同時,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參 考 文 獻
[1]洪家鐵.中西醫臨床婦科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128-137.
[2]刑淑敏,許杭.新編婦產科臨床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31-32.
[3]康美霞,游麗雅.多次人工流產對子宮內膜的危害及應對措施 [J].吉林醫學,2011,32(10):19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