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藥理學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馮藝萍 朱江華 吳鋼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藥理學;教學;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藥理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較普遙,但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授課的教學效果遠低于預期,提高藥理學多媒體教學質童,需要我們妥善處理課件制作、教與學的互動、教學模式的選擇、課堂的管理與拉制等問題,對教師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當前教學學時大量壓縮的背景下,藥理學這門發展迅速、內容繁多、涉及多門基礎和臨床學科知識的課程.被認為是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醫學基礎課程。而多媒體教學由于高效、直觀生動、課堂信息量大、交互性強、形式新穎、趣味性濃等優點被應用于多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從2005年至今,我校各專業的藥理學教學也嘗試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多媒體授課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多媒體技術運用不當,會消解多媒體的優勢。課件的質量、教與學的互動情況、教學模式的選擇與融合、教師的綜合素質等直接影響著授課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1、課件的質級
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教學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和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課件的質量成為提高授課質量的瓶頸。課件信息量過大、制作水平低、內容陳舊不及時、個人色彩過重等因素影響著課件的質量。建立課件準入制度,使課件的信息量、內容主次、交互關系得到合理設置,及時更新充實媒體資源庫,能有效控制和提高課件的質量。
1.1建立系統規范的評價體系我校制定了課件準入標準及多媒體課評機制,從不同層面開展課評督導活動,對提高多媒體授課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專家督導、同行聽課、學生評教等規律開展起來,把實際的結果與質量標準進行比對,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反饋和糾偏。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教師個人對自己的多媒體教學狀態、教學條件、課堂管理水平等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提高。
1.2避免信息超量藥理學在我校的臨床、護理、藥學等專業是與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等課程同時開課,學生理論基礎薄弱、醫學知識缺陷,如果主次不分、章節內容銜接不合理、貪多求全,不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知識背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收的信息量過大、聽課負擔過重,則可能導致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大腦疲勞,對知識不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吸收,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對課程內容加以提煉和概括,做到“精”、“簡”。比如將強心昔的藥理作用概括為“一正二負兼利尿”、將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歸納為“四抗三多兩少”等,都能有效的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將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理論和分析方法教給學生,幫助學生融會貫通,掌握藥理學的學習的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3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應立足于教學大綱,以教材為參考,圍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來選擇內容、案例。集中教師的智慧和教學經驗,使教學內容更加規范有序,應由教學小組而非個人共同把握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教學程序的實用性及教學表達的簡明性,刨除個人的隨意性。
1.4課件更新建立課前集體備課制度,開展課前說課,深入臨床實踐并把最新發生的事例病例引入教學。及時收集課堂及課后的反饋信息.根據不同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不同,調整補缺。建立多媒體課件資源庫,重視素材庫的更新。
2、教與學
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師生之間如何互動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注重課堂的管理和控制,實現教師一媒體一學生之間的最大交互,教學效果將得到顯著提高。
2.1課堂講授教師過分依賴課件,端坐于電腦前忙于電腦的操作,教師就成為了課件的放映員和解說員,對課堂的監控力度則被明顯削弱,無法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也無暇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調整教學節奏,從而出現“教”與“學”分離的現象。如果教師能以人為本,攜帶隨身麥克風、電子教鞭,適當在學生中走動,一則可以檢查學生聽課情況;二則可以檢查課件色調、教室光線是否影響學生的學習、筆記;三則面對面地講授、交流,設疑引導,情感的渲染,能營造較佳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2.2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熟悉教材與課件的教師在講授時往往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快速,而首次接觸該內容的學生有可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如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我們能適當的板書與繪圖.或者設計一些案例、一些處方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提供情感碰撞和交流的機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在感情上有共鳴、有交流。
2.3及時小結藥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課堂小結。藥理學課程內容涉及面廣,知識量大,及時小結,強化側重點,可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的信心。比如抗高血壓藥物,治療藥物分門別類,品種繁多,如果能在下課前幾分鐘把藥物作用機制、選藥原則、合理用藥等再簡要回顧,學生能更好的抓準教學的核心。 2.4課堂筆記據我們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半數以上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在多媒體課上做筆記。內容太多幻燈片切換太快,不知道怎么記,也來不及記,所以干脆不記。其結果是有效的記憶時間很短,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下降。所以,引導學生科學地做筆記是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第一步。藥理學主要研究藥物和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規律,分系統分類別地對藥物進行介紹。舉一反三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手段,如解熱鎮痛抗炎藥物,我們可指導學生抓住代表藥物阿司匹林,掌握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臨床用途、不良反應,其他藥物列表與之比較學習,找出藥物間的異同點、個藥的特點。在組織教學時,適時提醒學生筆記,并在教學中適當控制顯現、演示和講授的時機和節奏,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筆記時間。
3、教學模式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內涵一直在發生著演變,不再局限于單純的課堂講學。在保證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從教學的整體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活動的安排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把多種教學方法相融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
3.1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省去了板書的時間,我們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將視頻引導法、懸念引導法、實例教學法、習題導入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融合,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3.2拓寬教學時空課堂的教學是非常有限的,而醫藥知識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嘗試把教研室教學網站、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師生信息交互平臺等建設起來,將課堂引申到課外,提供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建立在線學習機制,使教學資源跨時段、跨空間的得到課外共享。我們的教學網站建設初見成效,統計了668天,訪問量達21284次,日點擊率為31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地點,即拓寬了教學時空,也培養了學生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
3.3建立在線測試系統借助教學網站建立在線測試平臺,分系統分章節的設置測試題目,內容與醫師資格考試、藥師資格考試相接軌。考評制度人性化.學生可反復多次參加測試,直至通過并獲得相應學分。雖該措施在我校只處于試運行階段,但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及時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4、教師的綜合素質
高校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及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也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4.1教學理念多媒體教學,需要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并引導學生的學習理念也轉變。采用多媒體教學是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不再僅僅是講授完課程內容,而是指導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和應用的能力。
4.2收集、組織編輯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不是教材的彩色投影,教師在施教前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前后知識點科學地串聯、并聯,結合圖、表、文字使重點難點得到凸顯并有良好的交互,從不同角度、層面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拓展知識結構。如嗎啡的鎮痛機制,我們選擇了圖組或動畫的形式,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藥效間比較我們使用了對比列表,把前后麻醉藥物、解熱鎮痛藥等多個章節的內容串起來,使知識點更直觀、更生動。
4.3基本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教師的電腦的操作能力、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也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建立多媒體技術培訓制度,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使任課教師能熟練電腦的操作,對可能發生的小故障能及時排除。能熟練地使用Power-Point, Authorware, Photoshop等軟件進行圖文編輯,使文本一圖像一圖表一聲音一動畫得到恰當的處理。比如在講授抗精神病藥引起的錐體外系反應和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時,將相應的錄像、圖片插入課件中,這些真實畫面可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助益于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藥理學教學領域中高速發展著,精品課程建設、網站建設等更高層次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如果我們能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從學生需求出發,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媒體教學管理制度,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模式、觀念上的改革與提高,藥理學多媒體教學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