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德國人如何玩轉制造業?
佚名
()在全球制造業的心臟德國,我們會近距離看看德國人到底是怎么玩轉制造業?德國工業4.0到底有多神奇?智能硬件在德國到底處于什么位置?
德國行的第四天也是此次旅途最為漫長的一天,上午從斯圖加特驅車280公里到Ditzingen探訪著名的通快公司(Trumpf),再行進150公里到DFKI(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總部薩爾布呂肯,直到再驅車300公里抵達德國著名城市多特蒙德。
第四天的課程仍以機械制造+軟件技術模式進行,通快公司的機床設備全球暢銷,而DFKI則是全球最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之一。
通快公司:圍繞核心技術謹慎擴張的德國公司
通快公司是德國最著名的家族企業之一,創始人Trumpf的子女目前都已進入企業中擔任核心高管職務,再輔以職業經理人負責財務、人事等方面,全世界最著名的機床工廠就是在這樣進行運營,德國家族企業的獨特傳承方式讓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據陪同我們而來的德國朋友介紹,德國家族會在非常早期就確定子女的教育方向,以匹配家族企業的發展,同時,德國社會也自發形成研究家族企業繼承人教育、問題管理問題的各種機構,如今在德國就有一家由數百家中小企業出資成立了“德國家族企業基金會”,專門為家族企業做服務。德國的學術機構也為家族企業如何傳承進行了深入研究,部分大學甚至設立了“家族企業研究所”,專門研究德國家族企業的傳承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家族企業在傳承中,仍能保持高度的競爭力。
對于通快本身,我們此行的總顧問喬博士這樣介紹道:通快的激光技術切割技術一直享譽全球,自1985年發明氣體激光切割技術,到2012年的固體激光切割技術,每次新技術都帶領通快上升至一個新的臺階。基于穩健創新的發展策略,使得通快可保持平均10%左右的增長。
以單點核心技術為中心,不斷投入研發以保持領先,極少拓展新領域,成為德國企業標志性的打法。
工業4.0概念的發源地:DFKI
通快食堂簡單的午餐之后,我們驅車抵達150公里外的DFKI總部薩爾布呂肯。DFReinhard Karger KI是德國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佼佼者,為全球AI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德國工業4.0概念也是由DFKI和SAP在2012年首次提出。
DFKI公眾發言人ReinhardKarger為我們介紹他們AI團隊在人工智能,各種類型工業機器人研究方面的前沿技術。在這里,我們也聽到首場中文報告,華裔科學家徐博士為我們做了關于大數據在文本搜索領域的報告。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各國政府都在積極進行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徐博士也對比了其團隊與中國本土公司在研發方向上的異同,不同于科大訊飛主要在語音方面進行探索,徐博士團隊的研發方向主要針對文本,同時其專注以德語為核心的打法,也區別于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研究方向。
喬博士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其實源自德國,德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前行源自于深厚的工業基礎,由需求主導的技術萌芽,由需求引導技術的發展,是德國工業技術領先于世界的根源所在。(來源:品途網 文/喬會君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