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網絡公關轉戰汽車租賃業 一嗨租車頻遭攻擊
佚名
:近年來,網絡水軍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早期,網絡水軍還隱藏在公眾視野外,通過一些較為隱蔽的手段招募成員,接拉業務。依靠在論壇、博客、社區、視頻網站、產品網站等網絡平臺大規模散播惡意言論以達到詆毀打擊的目的。
近兩年,網絡水軍的招募和業務形態呈現愈發猖獗之勢,并將觸角伸向個別新聞信息網站,成為中國網絡上的一顆毒瘤。網絡水軍,也稱網絡打手,通過在各大網絡信息平臺有計劃、有預謀的大規模發布虛假信息,而對公眾造成嚴重的誤導。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出信息的真偽。再加上部分專業人士的加盟,通過斷章取義來混淆視聽,利用民眾對于專業知識的不足,而進一步增強詆毀信息的影響力。
聘用網絡打手詆毀競爭對手,已是中國商業社會的悲哀。這種窩里斗的惡習,讓我們失去多少國際競爭的機會,或許這也正是中國難有世界頂級品牌的根源所在。而在這種卑劣行動中充當“打手”的所謂專業人士,肆意揮霍著民眾對于其身份、職業的信任,為的牟取那些不正當的利益。
追溯起來,最早的網絡公關還停留在熱炒網絡紅人的層面。雖然一定程度上誤導了社會輿論,但還未涉及道德底線。而近幾年,非法網絡公關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人性良知,頗有不超底線不罷休的勢頭。
2010年,多家乳液巨頭卷入非法網絡公關惡意競爭事件。隨著案件的逐步清晰,原本鮮亮的品牌驟然間黯然失色,讓人很難相信這背后竟是企業所為。這一重磅炸彈給中國整個乳制品行業造成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賣場里乳制品柜臺前,已鮮有人問津。最終案件的告破給我們帶來一絲欣慰。
隨著四部委聯合打擊“非法網絡公關”專項行動的開展,這種惡意詆毀的行徑只低調潛伏了幾日后又再次冒出地面。將戰場從乳液轉向中國新興的汽車租賃行業,并將冒頭瞄向一嗨租車,這家多項行業創新企業。
這場惡意詆毀的行動更加專業化、規模化和團伙化。從3月份開始,長達兩個多月的連續詆毀攻擊,在微博、論壇、和部門信息網站散播大量不實言論。后續逐步將言論升級,從一嗨租車引申到整個行業,對整個行業的普遍業態進行瘋狂的詆毀。并利用普通民眾對于行業法律規范的不了解,曲解原意,混淆視聽。汽車租賃行業多家企業負責人對此行徑表示難以理解,甚至憤慨。
如果說乳制品行業是競爭到白熱化,由于創新營銷難度的加大而采取“非常手段”。那么在汽車租賃行業出現這種現象就難免讓人匪夷所思。據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的全國連鎖型汽車租賃模式源自西方發達國家。目前美國排名第一的赫茲租賃在全球擁有約7000個左右營業網點,控制150多萬可用于租賃的車輛。而在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剛剛萌芽起步。這種提倡“共享”精神的服務形式,即可有效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又能減少社會交通資源的占用率。對于解決城市交通,促進旅游、金融、汽車等多個產業發展有著現實意義的新興行業卻在萌芽之初就要遭此“劫難”。
不由要問,一個新興的行業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還是有個別人想借機從中牟利?當然,我們更希望這只是一個偽命題,情愿相信人們只是出于善意而想促進行業發展。但事實我們看到的是,網絡仍然充斥著大量的水軍在繼續散布著不實信息,部分所謂專業人士依然打著“正義”的大旗,在個別信息平臺的鼓吹打擊行業發展的言論。
在此,我們不由要問,是在什么的驅動下,可以讓這些人忘乎所以的打擊一個新興行業的創新發展?是在什么的驅使下,可以讓這些人選擇性的屏蔽掉眾多媒體和權威人士的客觀評論?又是在什么的鼓動下,可以讓這些人歪曲兩會上溫家寶總理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對于汽車租賃行業扶持發展的精神?這些事情的背后到底隱藏了什么?(來源:廣州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