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爆炸震撼中國旅游
鮑迪克
相比“9·11”,巴厘島爆炸事件對中國旅游市場的影響可能要大得多,因為它離中國更近……
10月12日巴厘島上的兩聲巨爆,無疑引發了世界旅游界的一場高強度地震,處于“震中”的印尼旅游業與190名無辜游客一起遭遇了“突然死亡”,一海之隔的中國旅游業也已檢測到了強度不一的“震感”。
印尼游實際已“停牌”
今年3月1日,中國和印尼兩國政府正式簽訂協議,印尼成為中國公民旅游的國家之一。此后,印尼巴厘島在北京、武漢、杭州、上海舉行推介會,向旅游界和市民介紹其神奇的海島風光和獨特的宗教文化。最后一次推介會的時間是今年8月27日,距離此次恐怖爆炸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巴厘島恐怖爆炸案發生后,多數媒體近日普遍報道,“從上海、北京組織出境游旅行社得到的消息,目前赴巴厘島的旅游線路已暫停報名”。
對此,國旅總社市場部總經理王延光明確告訴《財經時報》記者,“此消息并不確切”,實際上只有某些旅行社確實主動停止了“印尼游”業務。至少國旅等幾家巨頭仍未正式停止該項業務,敢“斗膽”去印尼的公民們仍可繼續報名。記者在國旅、中旅國際等旅行社的出境游門市,看到印尼巴厘島的旅游線的宣傳和報價小冊子仍繼續擺在報名大廳的架臺上。而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也向《財經時報》證實,官方并未發布禁止或勸阻內地游客赴印尼旅游的文件和公告。
“但印尼游實際確已停止了,因為幾乎沒有游客詢問這條路線。”王延光坦言道。在對北京另外幾家旅行社的出境部的采訪調查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回答——甚至少了“幾乎”兩個字。“印尼游”在中國內地旅游市場上市僅7個多月,便因這次“利空”而實際“停牌”。
各旅行社的出境游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對此都相當坦然,主要是因為其在整個出境游市場中所占的權重極小。據了解,印尼游在“上市”之初便備受冷落,甚至在國慶黃金周偌大的國旅總社也只有區區幾十人的一個團出行。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印尼游并不具備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放棄去印尼游的國人一般不會因此放棄出游計劃,通常會選擇其他目的國,對于旅行社來說不會因此減少旅游收入,甚至連局部利益損失都不明顯——據了解,國內旅行社尚未有專作印尼游或以此為主業的。
東南亞游:利空和利好都不明顯
在爆炸發生后的幾日內,東南亞各國的股市紛紛下跌,其中領跌的是旅游類及旅游相關行業的股票,充分體現了該慘案殃及池魚的效應和心理預期。記者與多數業內人士曾最為擔心的結果——國內游客因擔心同樣的恐怖事件而放棄去與印尼同屬東南亞的其他國家的旅游計劃——并沒有發生。
“事件發生后的兩三天內,有些游客在報名的時候提及此事,但無論是咨詢還是報名人數,都沒什么異常變化。”中青旅出境游門市的一位負責人說道。據《財經時報》對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數家旅行社調查,沒有出現因擔心遇到恐怖事件而臨時退團的情況。
記者在北京某風景區對正在旅游的游客進行了隨機采訪:“如果有條件,會不會去東南亞旅游?”,“對印尼發生的爆炸事件怕不怕?”得到的回答是清一色的先正后反,但當記者把兩個問題倒個次序問時,得到的回答便開始明顯分化了。可見,如過分強化對恐怖事件的宣傳,還是會對一些人的出行意向產生影響。
一些市場人士還認為,印尼的恐怖事件對于內地市場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旅游也具有一些良好因素,除了放棄印尼而產生的“消費替代”效應外,這些國家與股市一起下跌的幣值同樣會對國外游客產生價格杠桿作用。
但在記者的調查中,這些市場人士理論上的利好并未對游客的實際意愿發生明顯的影響。
入境游:居安不思危
包括多數入境游經營者在內的旅游界人士普遍認為,受這次恐怖事件影響最少的是入境游市場。
去年“9·11”后,中國國務院一位領導曾指出,“9·11”對全球旅游業是一次沉重打擊,但對中國入境游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理由正是“消費替代”理論。在其后一年中,全球旅游收入出現冷戰后的首次下降,中國旅游卻逆市飄紅(增長10.5%)的事實印證了這一論斷。這次不少市場人士甚至希望“9·11”后的故事重演。
《財經時報》對北京和外省共5家國際旅行社的7個入境游業務部門進行了采訪調查。結果是全部反映事件后未發生因此取消團的情況,僅有一些入境團出現人數減少的情況,但都在正常范圍內。其中最出乎意料的是,國旅總社負責澳大利亞市場的部門聲稱,未有任何變化(接受采訪的該部門的人士竟然說不知道這次事件,當然更不知道這次200多人的殉難者中一大半是澳大利亞人及因此在該國引發了對出境游的巨大恐慌)。
但北京國旅歐洲部的一位張姓經理則說明,真正的影響可能會在明年顯現出來,因為現在的入境游團都是爆炸事件前便已報名和安排好的,而恐怖事件的影響有可能明年會降低歐洲旅行社對亞洲線路的推介熱情。一些歐洲游客在接受《財經時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如果事先知道印尼發生恐怖事件,就不會來中國了。比利時愛克斯旅行社的職業領隊桑特拉女士甚至向記者慶幸,他們是10月11日從馬來西亞轉機到中國的,就在爆炸發生的前一天。
記者告訴她:“爆炸發生在印度尼西亞,不是馬來西亞。”
“那也差不多。”桑女士給了個莫名其妙的回答。由于地理知識的貧乏和“歐洲中心主義”的潛意識,多數歐美人都很容易將亞洲某個國家的事情等同于它的全部。因此,相比“9·11”,巴厘島爆炸事件對中國旅游市場的影響可能大得多,因為它離中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