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規劃三元論——中國現代旅游規劃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
佚名
With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modern tourism planning discipline , the trilism of tourism planning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rientation , concept formation , discipline con2 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 etc. , the characterizing , posi2 tioning, forming and orienting of Chinese modern tourism planning are demonstrated. Key words :tourism planning ;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 pat2 terns of time and spaces
“旅游規劃”近年正在中國驟然興起,作為這一學科領域的核心,中國旅游管科和風景園林學科因此而發生著轉變。其動因來自4 個方面:國際旅游與景觀規劃學術,工程實踐的示范,中國國務院學位辦對于原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目錄的取消,以及環境等新興學科專業與實踐領域的興起。這些變化一方面促使中國旅游規劃領域正在經歷著初期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國現代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形成。為此,確有必要認清形勢,理順思路,把握“現代旅游規劃”在中國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出現的前兆,明確該學科領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應的實施對策。 基于20 年來風景景觀規劃設計和近年旅游規劃的研究實踐,筆者以為,旅游規劃其狹義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規劃、旅游項目設置、客源市場在內的旅游策劃,這是旅游界的強項、核心。其規劃的形式特點是以文字、數字、圖表為主的描述、、論證、設想;然而,過去的實踐結果和未來的需求告訴我們,僅有這種旅游策劃是不夠的,尤其要把設想計劃落實在有形的空間形體和有階段的時間范圍上,這就需要有更為具體的時空規劃以及對應于單體項目的設計,需要以景觀規劃設計界的規劃設計圖紙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規劃中,大家都無法回避旅游地生態環境保護和優美旅游景觀環境創造這兩大;同時,除了產業的問題,游憩心理行為和旅游地時空形態格局正在成為旅游規劃研究的重點。 因而,新一代的中國旅游規劃,實踐深度:要從宏觀的策劃這一元走向宏觀策劃、時空規劃、單體設計的三元;實踐:要從以客源市場為主的一元擴展為客源市場、生態環保、美景創造的三元;理論研究:要從產業經濟為主的一元擴展為產業經濟、游客心理行為、時空形態格局的三元。這三個層面的三元及其分別從一元向三元的擴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規劃三元論的核心實質。 1、現代旅游規劃的三元 如同傳統的旅游規劃,現代旅游規劃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為旅游者創造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文化與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滿足。筆者認為,現代旅游規劃自始至終都應以此為核心和最終目標。 以此為出發點,從中國旅游規劃的實踐需求看,筆者認為,其中均蘊含著三個層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歷史與藝術層面,包括潛在于旅游環境中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關的文明,即關于人們行為活動以及與之相應的經營運作的規劃需求; (2) 景觀時空層面,基于景觀空間布局的規劃,包括區域、總體、景區、景點的時間與空間上的布局、設計,即關于景觀時空布局的規劃需求; (3) 環境、生態、資源層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體、動植物、氣候、光照等人文與資源在內的調查、分析、評估、規劃、保護,即生態環境大地景觀的規劃需求。這些構成了旅游規劃需求的三元。與需求對應,現代旅游規劃的內容同樣包含三元: (1) 以“旅游”為核心的群體行為心理規劃和項目經營; (2) 以“景觀”規劃為核心的優美的旅游景觀環境形象創造; (3) 以“生態”為核心的旅游環境生態保護。簡而言之,旅游、景觀、生態,這就是筆者所提出的現代旅游規劃的三元素(劉濱誼, 2001) 。 筆者認為: 對于中國,全面的旅游規劃應包括“旅游”、“景觀”、“生態”這三元的規劃,并以這三元作為基本側重。“旅游”的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資源(分為自然天成的和人為創造的兩類) 、游客行為心理與項目經營運作,這相互交織的三者進行揣摩、分析、設定、預測,統稱策劃;“景觀”的規劃,又稱風景園林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項目、游客活動、設施建設這三者進行空間布局、時間分期、設施設計,統稱規劃;“生態”的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區、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環境與因旅游開發建設而引起的進行識別、分析、保護規劃。一個幾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旅游發展規劃也好、一個旅游地的項目策劃也好、一個旅游地修建性詳細規劃也好,雖然規模、層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規劃中都必須將這三方面作為基本內容予以考慮,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縱覽全球旅游規劃的實例,任何一個具有風格和現代意識的成功之作,無不飽含著這三個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慮,所不同的也只是視具體規劃設計情況,三元素所占的比例側重不同而已。 筆者提出現代旅游規劃三元論,首先,源于旅游與景觀規劃實踐的切身體會和理論思考(劉濱誼,1999a) ,其次,源于人類聚居環境學的系列理論研究(劉濱誼,1999b) ,再次,分析旅游規劃本身,筆者發現旅游規劃在層面、重點、階段、支撐專業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規劃的三個層面:區域—景區—景點; ②旅游規劃的三個重點:資源(區域上) —布局(總體上) —選擇(景點與項目策劃) ; ③旅游規劃的三個階段: 發展規劃(階段1) —總體規劃(階段2) —詳細規劃(階段3) ; ④旅游規劃的全過程:“策劃”—“規劃設計”—“管理”; ⑤支撐學科領域:旅游游憩學、景觀園林(包括建筑、規劃、園林) 、環境藝術。 根據旅游規劃三元論,在眾說紛紜的各類旅游規劃傾向和流派中,我們可以辨別出三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流派: (1) 以旅游策劃為核心,重在大眾行為心理景觀策劃的游憩流派; (2) 以景觀規劃和環境藝術設計為核心,重在空間規劃布局與景點設計的景觀流派; (3) 以旅游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利用為核心,重在自然生態的生態流派。這三種流派代表著現代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旅游規劃,提出旅游三元論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決旅游規劃的定向問題,尋求符合中國國情的旅游規劃發展方向。 2、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新觀念 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新觀念,其形成與現代旅游管理和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觀念的轉變有關。與全世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潮流同步,向國際同類先進學科專業看齊,在今后5~10 年期間,中國旅游規劃設計作為一門學科專業,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知識體系、實踐取向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結構性的體系,,作為這種體系的雛形———現代旅游規劃的觀念正在形成。 中國的旅游規劃,盡管在過去20 年中,依附于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風景園林規劃等相鄰學科專業的研究與實踐,已得到一定的發展,然而,就現代與國際接軌的旅游規劃意義而言,這一學科領域目前尚處于形成初期,姑且稱之為“生成期”,正在經歷著最為關鍵的結構確立、反饋調整、轉變重組。學術方面,一是受到中國旅游界、風景園林界、建筑規劃界的影響,二是受到國際旅游學科專業的推動;社會實踐方面,一方面,迅速發展的旅游市場需求為該學科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魚目混珠、外行多于內行的狀況,導致該專業實踐成果缺乏原創、“克隆”國內外旅游景觀實例成風,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首先需要在學科專業上形成正確的觀念,這是解決生成期該學科專業“定性”問題的基本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