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戰略效應實證分析
牛霞
[摘 要]本文通過探討需求不確定和成本不確定因素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決策的影響,分析了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戰略效應。并運用我國農業上市公司2002—2008年的數據,對其資本結構戰略效應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顯示:我國農業上市公司普遍采取了較為保守的融資策略,資本結構的戰略效應沒有凸顯出來;我國農業上市公司之間普遍存在著產量競爭。 [關鍵詞]資本結構;戰略效應;農業上市公司
1 引 言 在西方國家,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的相互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重視,資本結構的戰略使用也逐漸成為西方國家上市公司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國,產品市場無序競爭現象嚴重,資本市場存在一定的信貸約束,企業的經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較大,在不確定條件下的競爭市場環境中,企業如何從競爭戰略以及降低風險的角度出發進行債務融資決策,已經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2 樣本選擇與變量選取 2.1 樣本篩選和數據來源 本文以2002—2008年我國深滬兩市A股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其中選擇標準具有以下幾點:①剔除了樣本時間段內數據不全個體;②剔除了ST公司。共選出了15家符合條件的農業上市公司,獲得了105個樣本觀測值。數據主要從深滬兩家證券交易所披露的年報中獲得。本文對原始數據進行了整理,采用EVIEWS5.0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 2.2 解釋變量 資本結構(DEBT)。由于我國大多數公司都存在短期負債長期化現象,不能僅僅將長期資金來源的構成情況作為資本結構,因此本文將資產負債率作為資本結構的替代變量。 2.3 被解釋變量 (1)需求不確定(DEM)。根據Brander和Lewis的觀點,由于負債的有限責任效應,且負債能夠強化公司的競爭行為,使其在產品市場上保持一定策略優勢,因此當處于產量競爭中的公司面臨需求不確定因素時,公司有動力提高債務水平來擴大產出,從而降低對手的邊際利潤和均衡產量,以在市場中獲得有利的地位。所以需求不確定因素與公司的資產結構正相關。Showalter認為即使公司之間存在的是價格競爭,當需求不確定時,高水平的負債對公司保持競爭優勢仍是有利的。公司可以通過增加負債在一個較高的需求和價格水平上實現利潤最大化。 本文采用Showalter的方法來量化需求的不確定。假設公司的銷售收入以一種可預測的固定的模式增長(或下滑),當銷售收入偏離這種趨勢較大時,就代表了需求的不確定性。Showalter的研究表明三次方程較好地捕捉了這種波動,本文借鑒他的研究方法,構建如下銷售趨勢: 2.4 控制變量 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因素很多,因此有必要對一些主要變量進行控制來增強模型的解釋能力。本文選取公司規模(Log(總資產))、經營風險(DEV/EBIT)和贏利能力(息稅前利潤/總資產)作為控制變量。其中公司規模預期與公司資本結構正相關,而經營風險和贏利能力預期與公司資本結構負相關。這里經營風險的量化公式為公司在一段時間內息稅前利潤一階差分的標準差(DEV)與其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的比值。 3 實證分析 3.1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我們先對主要研究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紤]到極值的影響,本文以各指標的中位數代替均值進行分析。 (1)負債比率水平差異不大 樣本公司總負債比率水平為0.514,其中最小值為0.122,而最大值達到了9.151,表明有些公司負債持有量是其總資產的9倍之多??傮w來看標準差為0.861,公司之間負債比率的差異不是很大。 (2)經營風險差異較大 RISK的標準差為38.711,波動性較大,說明雖然同屬于農業上市公司,但是面臨的經營風險仍然存在很大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