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議人民幣升值與國際貿易問題

佚名

摘要:近年來人民幣匯率一直處于升值壓力之下,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對國際貿易的各方面都有影響,本文從匯率對國際貿易可能涉及的多方面影響進行分析并得出相關建議和結論。 關鍵詞:人民幣 升值 國際貿易 盡管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兩年,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風險加劇,美國國內很多人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施壓人民幣升值,并要求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商品實施反補貼制裁。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的趨勢,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與進口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但對我國出口及出口的結構等國際貿易諸多方面有一定影響。我國的出口企業對于人民幣波動敏感性比較強,到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國際貿易有什么影響受社會廣泛關注。 1 我國當前的匯率制度 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發揮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二是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動態調節匯率浮動幅度,發揮“有管理”的優勢;三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即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匯率,不片面地關注人民幣與某個單一貨幣的雙邊匯率。我國采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匯率波動過大,避免匯率固定不變帶來的問題。 2 人民幣匯率對國際貿易問題的影響1 人民幣升值有助于緩解貿易摩擦 全世界35%的反傾銷調查和71%的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產品,2009年第一季度,有19個國家針對中國產品發起了88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達102億美元。美國2009年1至9月針對我國發起了14起救濟調查,涉案金額為58.4億美元同比上漲639%。匯率對國際收支的經常賬戶收支影響的理論主要有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貨幣分析法,這些理論雖然認為匯率貶值改善外貿平衡的條件相當復雜,但基本上認為匯率貶值可以改善貿易收支。近年來中國日益受到來自國外對人民幣升值要求的壓力,其主要依據是中國出現了持續巨額的貿易順差,并以人民幣被低估為由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 從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通過實證分析,可以發現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實際上總體已呈升值趨勢。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l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上調幅度為2%。自2005年七月實行匯率改革以來至2011年4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1.3%,2011年4月2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156元,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窄幅波動。人民幣升值短期內減少出口緩和了境外對我國的貿易摩擦。2 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出口的影響 盡管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有一定影響,但是人民幣升值不能改變我國貿易順差的現狀。匯率彈性正負存在相互抵消現象,匯率對中國總的貿易收支影響不顯著。1985年日元從250元兌1美元到130元兌1美元,日元對美元升值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日本的貿易順差持續上漲,日元上漲并不能平衡日美的貿易差額,日本仍舊對美國有巨額的貿易逆差。人民幣升值以來我國的出口貿易并沒有受到抑制。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都在小幅度范圍內升值,但出口額并沒有顯著降低,反而在2010年開始增加。2010年初中國出口出現復蘇并快速反彈,2010年6月出口額137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3.9%。 人民幣升值以來我國的出口持續增長,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我國的出口還是穩定增長,與出口的收入彈性和匯率彈性大小有關。收入彈性大于匯率彈性,全球經濟的長期增長幅度一般要超過匯率變動幅度,因此中國和貿易國的經濟增長對中國貿易收支的影響大于匯率,中國巨額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中國和全球的經濟增長而非匯率變動。 其次,我國出口穩定增長同我國支柱產業為第一和第二產業有關。貿易順差與一國所處時期的產業結構配比有很強的關聯度。 第一、第二產業的著重發展成為當今世界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我國現在正處于工業經濟中期,服務業比重小,制造業比重大,而美國等發達國家服務業比重比較大。服務業需求比制造業產品的需求范圍小、適用面窄。發達國家依靠發展第三產業,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和高知識密集的生產者服務業實際上不能促進一國貿易順差的形成。3 對出口結構的影響 中國出口產品結構盡管在不斷提升,但大多技術含量高的出口產品都是跨國公司帶來的,本土企業多以加工貿易和低附加值的產品出口為主,沒有改變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的出口導向戰略,僅充當了世界加工廠,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這種發展模式,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于促使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國內需求拉動型,培養健康的發展模式,引導我國出口企業提高技術進步和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出口產品價格比更有勞動力價格優勢國家的價格更高,在失去價格優勢的情況下,有助于我國的增長方式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集約型,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企業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4 對出口企業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有有利于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我國企業組織結構大都是圍繞企業經營而設立,對于企業的金融風險、匯率風險等的重視不夠,但是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國企業的銷售利潤,這是我國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弱的原因。所以,有條件的企業應該在企業組織體系上改革,成立專門研究匯率變化、貿易壁壘等諸多問題為一體的機構,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加強在這方面的研究。

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和戰略轉變。人民幣升值降低了我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企業不能通過價格優勢爭取市場。我國匯率主要呈上升趨勢,人民幣在小幅度內不斷升值。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出口企業產品的外幣價格,減少了出口產品價格上的競爭力,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出口量。如果出口企業要保持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其利潤就會降低。對于很多只有價格優勢的低附加值產品將由于人民幣升值給企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附加值較低,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存在很大的競爭關系,人民幣升值提高了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使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加劇,因此企業必須轉變成本領先的戰略。在競爭的戰略思想下,企業戰略的轉變需要建立在技術創新和差異化和之上,從而確立企業自身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中的獨特地位,擺脫惡劣競爭。 人民幣升值會促進企業對外投資。一方面,部分資源消耗型的企業尋求海外投資途徑。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資源消耗型的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我人均資源量少且分布不均,資源消耗型的企業需要到資源相對豐富且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投資。另一方面,企業通過海外并購提升實力。作為對外投資的主體,隨著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國際購買力增強,企業可以通過股權投資直接參與國際市場。人民幣升值使得我國企業跨國股權投資成本降低,目前我國的國際性大企業還很少,有效地進行國際股權投資,可以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參與程度,為建造國際型的大企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5 對進口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提高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以人民幣標價的外國產品的價格將會下降,理論上有利于從國外進口產品,有利于我國進口外國的先進生產設備、管理經驗、先進技術、原材料和資源能源等。但同時人民幣升值會抑制中國的進口。中國是美元資產的持有者,經濟依賴國際貿易中出口企業提供的就業,而且固定資產投資較高,需要進口的商品是技術密集型的,通常是賣方壟斷商品,中國經濟在人民幣升值條件下會出現緊縮性貨幣政策,這實際上抑制了國內吸收,從而減少進口。

2.6 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盡管人民幣在不斷升值,但中國出口產品競爭優勢明顯。與處于東亞地區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出口的競爭優勢比較顯著,一是長期以來的貿易順差,出口基本呈增長趨勢,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不斷提升,從1980年的0.89%上升為2008年的8.93%。2011年的出口比重進一步上升;二是中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化,由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不斷提升,從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逐步上升。 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出口穩步增長,但競爭優勢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2009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達128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5位,盡管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呈增長趨勢,但競爭優勢明顯小于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中美國、英國和法國是服務貿易的主要出口國且競爭優勢強,美國居首位,我國服務貿易進口大于出口,但出口主要集中于旅游業,結構單一。中國服務貿易還需要改變出口結構,從多方面提升服務貿易優勢。 由上述分析可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不大,不會在短期內扭轉中國貿易順差的現狀,盡管升值理論上促進我國商品進口,但由于很多進口商品都是賣方壟斷的,不能有效通過人民幣升值提高我國進口額。人民幣升值將促進出口企業完善經營觀念和組織結構,提高經營者風險防范意識,有利于緩和國際貿易摩擦。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短期內不會受到升值的影響,有形商品出口持續增長,而服務貿易競爭優勢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盡管目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影響不大,但持續大幅度升值帶來的后果將減少出口、減少就業,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因此在歐美呼吁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保持人民幣小幅度升值不僅穩定中國國際貿易也有利于全世界經濟持續發展。 : [1]楊玲.《后危機時代中國貿易順差與三大產業、匯率及生產者服務業間關聯度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1第3期.1-8. 巴曙松,王志峰.《當前人民幣匯率爭議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2010,08,浙江金融,7》 奚君羊,李志軍《中國貿易收支的匯率彈性和收入彈性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11年第1期:54. 李麗.《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科學與管理》2010(3):25-28. 李祥,崔強.《淺析人民幣升值之企業策略》,《現代經濟》2007年第6卷11期.30-31. 王一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口的影響的實證和理論分析》,《中國外資》2010年10月:213-214. 王嵐,盛斌.《中國出口競爭優勢的空間分解——內部供給能力和外部市場潛力》,《世界經濟研究》2011第2期:27-28. 王星麗.《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經濟師》2011年第3期:63-6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