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人民幣升值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實證分析

佚名

論文導讀::J曲線效應理論是探討匯率變動影響出口貿易的重要理論之一,本文主要通過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該理論在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方面得到了證實。研究還進一步顯示,中國糧食出口與當年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顯著地呈反向相關關系,且與前2年的人民幣名義匯率變動的反向相關程度大于當年的實際有效匯率。此外,出口退稅率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糧食的出口貿易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匯率,J曲線效應理論,糧食出口,出口退稅 一、問題的提出 近期,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論調一浪高過一浪,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今年一有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幣升值;3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公開撰文批評人民幣機制;4月美國130多國會議員又聯名上書美商務部和財政部,要求對中國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面對各種呼聲,我們不禁要問,人民幣匯率真的需要升值嗎?如果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具有特殊性質的商品——糧食的出口貿易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匯率影響國際貿易的J曲線效應(J-Curve Effect)理論在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中能得到證實嗎? 現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的一般規律或對工業制品貿易影響(唐海燕,1995;許和連、賴明勇,2002)的層面上,專門針對糧食貿易的相關研究也停留在人民幣匯率政策(鄭琰,2000)的敘述或匯率并軌(蔡昉,1994;顧煥章等,1994)的影響上,對匯率變動影響糧食出口貿易的實證研究尚不多見。本研究通過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進行實證分析,并對匯率變動影響國際貿易的理論——J曲線效應理論加以檢驗。 二、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機理 匯率變動影響出口貿易的理論有多種,以下主要從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一般原理和階段性方面加以分析。 (一)一般原理 在一般情況下,若人民幣對外貶值匯率,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糧食的相對價格會下降,這樣就能增強中國糧食的國際競爭力,使糧食的出口增加。反之,若人民幣對外升值,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糧食的相對價格將上升,這勢必減弱中國糧食的國際競爭能力,使糧食的出口減少。 (二)J曲線效應理論 如上所述,若人民幣對外貶值,中國的糧食將受到刺激而擴大出口。但這一現象的出現受到許多條件的約束,其中包括:(1)受貶值傳導過程中時效性的制約;(2)受中國通貨膨脹率的影響;(3)受糧食的進出口需求彈性的影響;(4)受中國及貿易伙伴國的金融政策的約束等。下面主要從時效性的角度,以人民幣貶值為例進行分析。 在糧食貿易方面,首先,由于糧食出口合同通常是在糧食實際交付的前一年即已簽訂,他們是依據當時的匯率而確定的出口額。在人民幣貶值后,這些合同不可能廢除,因此在初期出口貿易額不會發生變動。其次,即使在舊合同執行完后,新的交易要完全適應相對價格的變動仍需一定的時間,從糧食的生產方面看,其生產周期相對工業品更長(畜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般在一年半以上),農戶增加投入、建立新的生產線需要時間;從銷售方面看,國外消費者適應中國糧食以及在國外建立必要的糧食分銷渠道同樣需要時間。由于相對價格的下降和時滯性的存在,糧食出口貿易的變化是呈一條緩慢上升的J曲線(見圖1),即出現J曲線效應論文提綱怎么寫。據專家調查的結果反映,貨幣貶值改善出口的滯后時間在不同國家的表現并不一致,發達國家的時滯為9個月左右,而發展中國家需要1年多的時間。 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過程表現在:在t0與至t1時間內,由于受糧食的生產周期和貶值前簽訂的糧食出口合同的支配,糧食出口不會急劇增加,只是緩慢地上升。進入t1至t2階段,人民幣貶值的作用得到發揮,糧食出口快速上升,新簽訂的糧食貿易合同開始生效,貿易收支也逐步從逆差轉為順差。當進入t2階段后,在糧食的產出增長沒有完全跟上出口需求時,就會出現對中國糧食的過度需求,從而導致國內物價上漲,當國內糧食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完全抵消人民幣貶值的作用,這時曲線開始走平。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說 基于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糧食出口影響機理的分析匯率,本研究將通過實證分析檢驗以下兩個假說: 假說一: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糧食的出口貿易呈反向相關關系。 根據一般原理,人民幣匯率升值,糧食的出口將減少;人民幣匯率貶值,糧食出口將增加。本研究將借用人民幣匯率時間序列數據,與中國糧食出口額進行回歸分析,通過計量經濟學模型來驗證上述假說。如果這一假說正確,那么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變動趨勢將對中國糧食的出口產生相應的影響,并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礎。 假說二: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在不同階段表現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根據J曲線效應理論,中國糧食的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將表現出階段性。由于糧食的生產周期較長,需要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糧食的國際貿易合同一般在產品交付的前一年即已簽訂,這就意味著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滯后期要達到2年的時間。本研究將通過在計量經濟學模型中設定人民幣匯率的滯后變量(滯后2期),與中國糧食出口額進行回歸分析,來驗證上述假說。如果這一假說正確,就能說明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影響的滯后效應是存在的,進而為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未來影響提供依據。 (二)模型構建 1.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驗證假說一。根據假說一,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糧食的出口貿易呈反向相關關系,由此建立中國糧食出口額(EXt)與人民幣匯率變動(Rt)之間的函數關系,構建以下回歸估計方程: EXt=α+βRt+μt(1) 2.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驗證假說二。根據假說二,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在不同階段表現的程度不一樣,由于糧食的生產周期為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糧食進出口合同的簽訂一般在交付的前1年,所以筆者將上述模型中的人民幣匯率滯后2期(Rt-2),分析中國糧食出口額受人民幣匯率變動滯后效應的影響程度,建立以下回歸估計方程: EXt=α+βRt-2+μt(2) 3.變量的選擇與模型的修正。(1)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與消費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從政策供給的角度看,中國于1985年開始對出口貿易實行退稅優惠,這對中國糧食的出口產生了影響,為了與該政策相吻合,筆者將出口退稅率(D)作為自變量考慮在模型之中;從需求的國家層面看,糧食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對中國糧食的出口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筆者以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代表(G)將中國糧食消費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引入模型之中,則(2)式可以變換為: EXt=a+βRt-2+χD+δG+μt (3) (2)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隨著發達國家對糧食技術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糧食出口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張亞斌等,2003)。國內糧食和食品的出口地位在不斷下降,1980年中國糧食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17.22%,2003年的比例降到了4.89%。這其中有結構變遷的因素,但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糧食出口的負面影響很大(見表1(略))。 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一個定性變量,因此在模型中有必要引入一個虛擬變量(T)來衡量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影響,則(3)式可變換為: EXt=α+βRt-2+χD+δG+εT+μt(4) (3)人民幣匯率問題。匯率有名義匯率、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之分匯率,名義有效匯率是在名義匯率的基礎上扣除對外貿易因素的匯率,而實際有效匯率則是在名義有效匯率的基礎上再扣除通貨膨脹因素計算出的匯率。為了比較人民幣名義匯率與實際有效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不同程度,本研究將模型中滯后2期的名義匯率換為當期的實際有效匯率(RR),并將其他變量(出口退稅率D,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技術性貿易壁壘T)一并引入模型之中,構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模型: EXt=α+βRR+χD+δG+εT+μt (5) 四、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1992—2009年的人民幣匯率(包括當期的實際有效匯率和滯后2期的名義匯率,均以1997年為100)與中國出口退稅率(%)、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萬億美元)、技術性貿易壁壘數據,同中國糧食出口貿易額(百萬美元)進行回歸分析,樣本的選取主要考慮到中國從1985年才開始對出口實行退稅優惠。技術性貿易壁壘虛擬變量數據的選取以對糧食出口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年限為界。由于中國出口糧食的主要消費國——美國、日本和歐盟是在1999年顯著提高技術標準的,因而模型中虛擬變量值以1999年為界,其中1999年前為0,1999年后(含1999年)為1論文提綱怎么寫。盡管影響糧食進出口貿易的因素還有很多,如糧食的質量、營銷措施、國內外政府的扶持政策等,但這些變量有的無法量化、有的無法找到合適的替代數據,所以模型未加考慮。 糧食出口貿易額數據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網站;人民幣名義匯率數據來自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數據來自金俊峰的研究,并經筆者計算獲得;各年份出口退稅率數據來自商務部網站,并經筆者計算獲得;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來自李鵬偉的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數據來自張亞斌等的研究。 五、實證結果分析 本文運用Eviews3.1通過對中國1992—2009年糧食出口貿易數據進行回歸得到了如下兩個結果: 表2 滯后2期的的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回歸結果 Dependent Vairiable: Ext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 1992---2009 VariableCoefficient t –StatisticProb. C– 2371.933 –2.62150 0.0211 Rt-2– 10.68927 –2.867564 0.0135 D516.68642.7635.6 0.0161 G1930.6802.895222 0.0125 T– 4314.120 –3.24403 0.0064 R–squared0.834709 Adjusted R–squared0.783851 F –statistic16.41234 Durbin–Watsonstat 1.852694 Prlob(F –statistic)0.000053 從表2(略)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每個估計的回歸系數,包括常數項,至少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5%的t檢驗,而且對該方程的F檢驗也非常顯著,這表明模型的線性關系較強,調整后的R2也表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優度,DW值表明模型無正的一階序列相關跡象。 從參數的系數可以看出:滯后2期的人民幣名義匯率與中國糧食出口顯著地反向相關,其比1997年每升值1個百分點就使中國糧食出口額下降1069萬美元;出口退稅與中國糧食出口嚴格呈正相關關系,出口退稅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促使中國糧食出口額增加51668萬美元;中國糧食消費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糧食貿易嚴格正相關,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每上升1萬億美元,中國的糧食出口額就增加193068萬美元;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發生與中國糧食出口成反向相關關系,貿易壁壘一發生就使中國糧食出口下降431412萬美元。 表3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回歸結果 Dependent Variable : Ext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 1992—2009 VariableCoefficient t –StatisticProb. C8896.5882.617679 0.0213 R– 51.09368 – 3.3013280.0057 D 362.10092.476526 0.0278 G888.19473.301494 0.0057 T– 2660.565 –3.228375 0.0066 R –squared 0.908236 Adjusted R–squared 0.880001F –statistic 32.16682 Durbin–Watson stat1.725286 Prlob(F –statistic)0.000001 從表3(略)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每個估計的回歸系數,包括常數項,至少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5%的t檢驗,而且對該方程的F檢驗也非常顯著,這表明模型的線性關系較強,調整后的R2也表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優度,DW值表明模型無正的一階序列相關跡象。 從參數的系數可以看出:當期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比1997年每升值1個百分點,使中國糧食出口額下降5109萬美元;出口退稅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能促使中國糧食出口額增加36210萬美元;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每上升1萬億美元,中國的糧食出口額就增加88819萬美元;技術性貿易壁壘一發生,就使中國糧食出口下降266057萬美元。 將以上兩個模型的結果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匯率,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程度反映在當期的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上(-5l09萬美元)比反映在滯后2期的名義匯率的影響上(-1069萬美元)更為明顯,出口退稅率、消費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糧食出口的影響都非常強烈。 六、結論與政策含義 通過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以人民幣匯率和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等數據為基礎的研究結果表明,假說一和假說二都成立,即人民幣匯率與中國糧食的出口貿易呈反向相關關系、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在不同階段表現的程度不一樣,這也進一步驗證了J曲線效應理論的正確性。 就人民幣匯率而言,滯后2期的人民幣名義匯率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不如當期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影響大,這表明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而非官方名義匯率,才是影響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重要原因。而人民幣官方名義匯率對中國糧食出口貿易的影響存在顯著的滯后效應,而實際有效匯率對糧食出口貿易的影響并不明顯。從這個意義上看,就促進中國糧食出口貿易而言,官方的名義匯率應該朝著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方向走,政府應考慮實際的購買力、對外貿易、通貨膨脹等因素綜合確定人民幣的官方名義匯率,而在影響中國糧食的出口貿易方面,人民幣名義匯率的滯后效應需加以重點考慮。 從出口退稅的情況看,中國自從1985年實行出口退稅政策以來,退稅率對糧食出口的影響極為強烈,2004年調整部分糧食的出口退稅率必將對中國糧食的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調高退稅率的糧食將受到刺激而擴大出口;相反,調低退稅率的糧食將減少出口。就技術性貿易壁壘而言,中國糧食出口貿易受其影響頗為嚴重。從這個意義上說,了解糧食進口國的最新技術標準、提高中國糧食的技術水平、以及制訂新的技術標準和規則、爭取與國際標準接軌顯得刻不容緩。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