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產品出口與貿易出口的關系研究
周誠
【摘要】姚枝仲(2008)研究了2001年至2008年中國貿易結構的變動,指出部分技術密集型產品比較劣勢的加劇導致了中國貿易順差的減少,并出現延續的趨勢。從貿易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商品貿易出口總額的比例從1995年的不足10%到2007年的近30%,這種貿易結構的變動,反映了高技術產品在出口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比例越來越高,也是貿易增長的長期趨勢。
本文選取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和貿易出口額為樣本,運用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分析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指出對于中國出口類企業來說,提高技術能力,實現技術密集型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是金融危機下推動貿易出口增長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出口;協整性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
1、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和貿易出口的實證分析
為確保樣本數據的代表性和研究結果解釋力,本研究選擇了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和商品出口貿易總額兩個指標作為研究對象,樣本的時間窗口為1995--2007年,旨在對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和商品出口貿易總額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本文采用的計量軟件是EVIEWS 5.0。
注: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和能夠得到平穩序列而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故對原始數據進行對數處理,而數據的對數變換不改變原來的協整關系,并能使之線性化.
我們大概能推斷出兩變量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具有不穩定的特征。按照平穩性檢驗的ADF方法,對兩個不平穩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應用EVIEWS軟件,綜合檢驗結果得到表1:
借助EVIEWS軟件,將數據輸入,得到數據趨勢圖1:
由表1結果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LHTP和LTVE的二階差分的ADF檢驗值都小于對應的臨界值,接受原假設,說明經處理后的數據平穩,為二階單整序列。
2、協整性檢驗
首先建立回歸方程,應用EVIEWS軟件對數據進行最小二乘估計,得到下列的回歸方程:
根據檢驗結果可知,在5%顯著性水平下,估計方程的殘差為平穩序列,說明高技術產品出口額與商品出口貿易總額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并且,當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增加1時,商品出口貿易總額將增加0.8025061203。
3、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
當知道高技術產品出口額與商品出口貿易總額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后,還要接著驗證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即高技術產品出口額是否為商品出口貿易總額增長的原因,商品出口貿易總額是否為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長的原因或者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這幾種情況。運用EVIEWS軟件,我們可以得到結論。
根據檢驗結果可知,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和商品貿易總額存在著相互的因果關系。
綜合實證研究結果,我們發現高技術產品出口是我國貿易出口長期穩定的增長動力,當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增加1時,商品出口貿易總額將增加0.8025061203。因此,對于中國出口類企業來說,提高技術能力,實現技術密集型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是金融危機下推動貿易出口增長的有效方式。
結語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高技術產品在中國貿易出口中的地位愈發重要。本文的實證部分能夠充分說明高技術產品的出口與中國貿易出口具有長期穩定的因果關系,并且在經濟運行中,提高高技術產品的技術比較優勢,增加高技術產品出口,能夠有效拉動中國貿易出口。
[1]姚枝仲:《中國貿易結構的變動:2001--2008》,《國際經濟評論》,2008年第6期
[2]李錦、王必達:《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一個文獻綜述》,《蘭州商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3]汪琦:《本土技術創新、外國技術溢出與我國制造業貿易競爭優勢互動性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第11期
[4]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和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5]李翠娟:《基于知識視角的企業合作創新》,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