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劉敏英
摘要: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鄭重地提出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和諧社會的任務。按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繼續堅持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就市場經濟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作用談一點認識。
關鍵詞:市場經濟;和諧社會;均衡理論
1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和諧社會中講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指的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而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賴于資源的多寡和生態環境的優劣。然而,資源是稀缺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旦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人與自然的關系失衡,生產發展從而生活富裕就將成為一句空話。 如何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代價促進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關于這一點已經得到理論的論證和實踐的驗證。 自黨的十四大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市場化方向后,我國的經濟增長非常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說明我們黨領導中國進行的市場化改革是正確的,市場經濟確實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2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在實現經濟高效率的同時,也存在著其自身難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說的“市場失靈”,比如競爭是市場經濟中的動力機制,但是自由競爭必然引起壟斷,壟斷的存在不僅妨礙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還會造成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平,從而造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再比如市場經濟確實能很好地解決效率問題,但卻不能很好地解決社會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問題。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來。關于壟斷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曾身居電信行業要職的楊賢足委員就一種現象提請國家高度重視:“電信網絡存在嚴重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其浪費數額相當于建幾個三峽了。”①關于壟斷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平均工資水平最高的行業集中于壟斷程度較高的證券、煙草等行業,最低的是農業,差距近7倍。關于我國的貧富差距問題,據測算,在2004年年底的我國,作為判斷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指標的基尼系數已達0.45,已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由此可見,由壟斷和按要素分配而產生的資源浪費和貧富差距過大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社會的和諧,如果我們忽視壟斷的弊端,允許貧富差距過大,對于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必將造成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同時,必須通過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來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無法保證資源充分利用和無法自動實現公平的情況下,國家必須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政策和制度,來保證市場對資源的最優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證社會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實現社會的和諧。 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和諧,我認為現階段我國首先應該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因為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應該是法制健全的體制。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而競爭離不開規則和法治。市場主體的獨立性,市場競爭的有效性、政府行為的規范性和市場秩序的有序性都將依賴好的法治環境。可以說我國社會中諸多不和諧問題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不健全。其次,應該盡快完善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各種制度。①要盡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的基礎上,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有賴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高。通過這些政策和措施努力緩解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建立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②要盡快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兼顧社會上由于各種各樣原因造成的弱勢群體和階層,努力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社會保障,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當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和諧,還必須按照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從多方面來進行,對此,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堅持和完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等措施和政策。我們相信這些政策和措施在實踐中的貫徹執行,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將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社會和諧的構建有利有弊。我國社會中存在的諸多不和諧現象,確實是發展市場經濟必然出現的,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否定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而應該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在社會主義經濟實踐中,我們必須加快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而不能重回傳統的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堅定前進,關鍵是在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些基本問題、戰略問題上始終保持清醒堅定,而決不可動搖倒退。總之,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在實踐中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 注釋: ①中國青年報,2005-03-14. 參考文獻: [1]胡靜波,李立.我國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經濟縱橫,2002(11):31. [2]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周建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兩個階段——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學術月刊,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