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經濟制度變遷和個人儲蓄行為

佚名

現有有關個人收入、消費和儲蓄的理論,均沒有考慮制度性變量,即在假定制度(如經濟體制、市場制度等)不變的條件下,來研究個人儲蓄行為。例如每人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先決定消費與儲蓄的比例,然后再決定儲蓄所分布的金融資產,以期達到生命周期的效用極大化。然而,從中國20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看,個人的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出現了一些用新古典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本文旨在把一些制度變量納入對個人儲蓄行為的分析,進而說明,在制度變遷過程中,制度變量是影響個人預期的重要因素,從而對個人儲蓄行為發生著重要的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中國20年來儲蓄的基本情況

中國經濟改革20多年來,個人收入增加很快,這是個人儲蓄增加的基礎。表1給出了中國這段時期個人收入與儲蓄增長的基本情況。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儲蓄指中國居民個人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它僅是個人總金融性儲蓄的一部分(約占70%),其他個人金融資產還有手持現金、國債、股票等有價證券。因為現有統計文獻中對個人儲蓄存款的統計比較準確,所以本文以此為主要分析基數,以方便與其他統計指標的對比分析。表2列出了利率水平與儲蓄存款的變化情況,表3則列出了居民個人儲蓄的增長率與其他相關指標增長率的對比情況。

表1:1978-1999年:中國居民收入水平與儲蓄存款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