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如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
佚名
(網經社訊)物聯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基礎上,是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的。
人類歷史已經經過了三次生產方式的重要革命,第一次是農業革命時代,第二次是工業革命時代,第三次是剛剛過去的信息革命時代,而物聯網即將帶來的就是第四次革命時代。物聯網所能帶來的改變并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的,而是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全面的改變,物聯網所能帶來的還有更多的可能,比如社會管理功能的變化、比如智能化以及更深一層的智慧化。
物聯網最初是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研究的產品電子代碼為核心,利用射頻識別、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基于計算機互聯網構造的實物互聯網。簡單地說,物聯網就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等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讓相關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以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共享。
在中國物聯網發展的重點與切入點是感知與應用,重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使物聯網服務于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綜合服務與管理、致力于提高百姓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信息化進程,手機物聯網產業已經逐步進入實用階段。手機卡運營商首推物聯網手機技術,這一應用不僅為用戶提供傳統的手機通信服務,還可通過手機實現門禁、考勤、食堂消費、信息發布等多種服務。推出基于一種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的消費生活體驗平臺閃購,通過雜志、報紙、DM單等紙質媒體賦上的二維碼,手機掃碼下單,即刻實現商品隨時隨地買賣,構成獨特的手機物聯網商務產業鏈。
物聯網發展的重點與切入點是感知與應用致力于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信息化進程。(來源:互聯網科技蟹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